第三百六十九章 劍中之聖(第4/4頁)

更驚人的是,他的聲音甚至超越了音速,幾乎沒有多少延遲地傳到劍聖處,若非以天人的元氣操縱,直接以凝而不散的流轉元氣在他與劍聖之間凝就一道傳音之橋,超越空氣介質局限,根本做不到這點。

“你既接下我留給雄奇的戰書,可是意欲代他出戰?”劍聖的功力,似乎做不到十數裏外傳音,但他卻以劍氣穿透天空浮雲,以透雲而下的天光在王宗超眼前映出一行字。單以觀感而論,劍聖所為無疑比他更加驚人,不過以普通人的眼力,也是無法隔著這麽遠的距離看清劍聖留在天際的字。

“喔,莫非劍聖認為我不配接下戰書?”王宗超依舊傳音而問。

“不,老夫敢肯定,你比那徒具虛名的雄奇更強!老夫已時日無多,在死前與更有價值的對手,也算是一件幸事。只可惜,你雖非劍道中人,卻與那天劍墨名一般諸多不舍,不惜耗損自身元氣營救一群本該死去的餓鬼,此時又豈能盡情出手?”遠方天光再次透下一行字,如劍如刃的鋒芒筆畫之間,卻透著說不出的唏噓落寂。

“劍聖說我與天劍墨名一般,是何道理?”王宗超對原著劇情深有所知,當即回道。

“此地曾有數百萬蝗蟲於一夜間死絕,若非墨名所為,誰有這能耐?只可惜這百萬餓鬼,老天爺要他們死,朝廷也要他們死,甚至除了他們之外的天下萬民都恨不得他們早早去死。單憑墨名之仁,又是否肯為救這批餓鬼而擊破鎮武軍,讓百萬餓鬼席卷天下,禍害四方?他若不肯,老夫卻偏要一試,卻要看墨名是否又有站出來阻止老夫的決心?若他站出來,又不知他手中的英雄劍還能否如過去一般穩如磐石?”

劍聖輕描淡寫間,已道出一個殘酷的事實——此地災民其實早已是為天地社稷所棄的孤魂孽子。只因如今整個天下天災不斷,十數年間北旱南澇,幾乎年年如此,糧食年年歉收。而達官顯貴,各方豪強為了自保以及牟利,往往變本加厲囤積糧食,導致黎民百姓日子越來越是難熬,小規模起義此起彼伏,一旦有一處真成了氣候,立即就是一呼萬應,舉世動蕩,遍地烽火的局面。

所以這個世道,終究是要死一批人的,只有死了一批人,剩下的人才能更好地活下去。這是一個殘酷的道德悖論,任何想要救這些災民的仁心君子都會面對這樣一道兩難的選擇題:要麽這些人死,要麽整個天下更多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