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劍中之聖(第2/4頁)

這一手他一路已施展了不下十數次,以此解決災民的飲水問題,所以這群人都已習以為常,不過對面聚集在土城四周的災民卻是首次目睹,頓時出現一陣騷亂。落在某些有心人眼中,更覺心頭一凜。

單純凝水成冰不算什麽,武林中修行陰寒屬性真氣稍有所成者都可以做到,然而若是在異常幹燥的空氣中大範圍制造冰雹,能夠做到這一手的已堪稱鳳毛麟角。更何況這聚在一起的三萬余災民雖然走得談不上齊整,但呼吸竟是異乎尋常的一致。當三萬人一同吸氣吐氣時,他們頭頂的一片天空竟然出現一種扭曲波動之感,仿佛天穹也在微微沉浮凹陷著呼應他們的呼吸。明明不過是一群朝不保夕,衣不蔽體的螻蟻般孱弱災民,但當他們匯聚起來時,卻已隱約有一種吞天吐地的壯觀氣勢!

此時王宗超已從人群中飄然而出,也不見如何動作,就已經來到一處城頭,舉頭看向一名被五花大綁,吊在一根旗杆上的男子,雖然面目大半被染血的亂發遮蔽,但還能看得出是一名年紀不大的青壯年。

一天半下來,這些災民的呼吸節奏與內氣循環已經形成一種慣性,個別煉氣資質較好的,甚至已勉強能夠自行吐納運氣,所以王宗超就算離去片刻,也不會對他們造成太大妨礙。

“請問前……閣下是?”一名廣額深目,隱有驕狂之態的青年在崎嶇陡峭的城垛間幾個流水行雲般的轉折,瞬息便到了王宗超面前,在身後留下一串蜿蜒如龍的殘影。攝於對方的高深莫測,他原本下意識地想稱呼前輩,但見到王宗超似乎年紀比他還要年輕些,又改稱閣下。

忽然只聽一聲佛號,一名身材肥大,胡須濃密,面泛寶光的僧人步伐如山,一步步走上前來,向王宗超合十施禮:“施主一路不惜耗損元氣營救災民,可謂菩薩心腸,萬家生佛之舉。不知如今可是為加入義軍,替天行道,解萬民之倒懸而來?”

“喔,我可沒有那麽遠大的志向。”王宗超看了對方一眼,笑而搖頭,“不過隨手幫了些人而已。”

“隨手……”注意到王宗超一臉風輕雲淡的從容之態,僧人不覺暗自嘀咕,他正是無雙堡的大護法釋武禪,而另一名青年則是無雙堡少城主獨孤明,這次災民起事甚至攻陷軍寨,關鍵正是他們從中主導。雖然他們其實並沒有多少悲天憫人的好心腸,對於災民也旨在利用,但為方便行事,盡可能吸引同情災民的高手加入,仍然打起了大義名號。

他老遠就在關注王宗超的一舉一動,對於王宗超一系列行為,尤其是單憑輸入真氣救活垂死災民的做法暗自駭異。哪怕他在武林中已稱得上是威名顯赫的高手,但如果沒能取得足夠糧食而單憑真氣來救人,那麽累死累活,估計最多也就讓十幾人多活兩三天罷了。哪能像王宗超一樣輕松惠及數萬人,而這種讓數萬人同步呼吸吐納的手段,更讓他感到高深莫測。

心中已明確王宗超絕對是他無以比擬的曠世高人,他心中更是下定決心,一定要設法把對方爭取到自己一邊來,當即向王宗超誠懇告知:“施主要救人,終究還是要帶他們走出這片絕地。但前方已被‘鎮武候’雄奇所率‘鎮武軍’封鎖,無論人畜皆不得通行。雄奇一向為人霸道酷厲,雖功勛顯赫,亦殺伐甚重,多有屠城滅地之舉。朝廷用此人封鎖逃荒之路,其用意顯然只為讓此地百萬民眾速速死絕,免得遺禍京師繁華之地。當朝天子一向以仁治國,必是受了奸佞蒙蔽方有此昏庸無道之舉!若施主真要救下這些人,何不與我等一並齊心協力,擊潰‘鎮武軍’,直入京師,兵諫當朝天子,還一個朗朗乾坤!”

王宗超饒有興趣地笑了一笑,說了一句:“我聽說鎮武侯雄奇數十年間內鎮江湖群雄,外懾四海蠻夷,既為絕世武將,亦為天下第一高手,麾下也有眾多高手輔助……”

“閣下此言差矣,雄奇所謂天下第一高手之名來得僥幸之極,若非二十年前‘無雙劍聖’、‘天劍墨名’兩大絕世高手先後退隱,又豈有他囂張的份?”話音未落,另一邊的獨孤明已大聲反駁,又將手指向那吊在旗杆上的高大男子:“閣下可知此獠是誰,又是何人將此獠降服?”

王宗超擡頭望去,只見那人身上有著數十道溝渠分明,簡直比用尺子量出來還要齊整的傷痕,每一道都不算傷得太深,沒有危及生命,但卻透著淩厲無濤的無情劍意,仿佛將那人困死在一個利劍交織成的囚籠中一般,稍有動彈,立即就是利刃剮身。

還未等王宗超回應,獨孤明就迫不及待地接口道:“此人正是雄奇依為左膀右臂的得力副將,‘雲將’霍振雲,雄奇遣他率兵扼守此驛道關卡。但不久前劍聖老人家出手,便於萬軍中將他如探囊取物般拿下,其軍又在這眾多弟兄齊心協力之下轉眼潰不成軍!劍聖留他一命,卻是要以他為戰書,向雄奇約戰。雄奇麾下雖兵多將廣,但在劍聖劍下,卻如土雞瓦犬,毫無用處,也不容其不應戰。若應戰,以其徒負‘天下第一’虛名,又能在劍聖劍下撐過幾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