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回試三事群賓齊咋舌 食仙桃豎子亦通靈(第3/5頁)

且說鏡清遭人本姓沈,小名牛兒,生長在山東濰縣金雀村中。自幼不識不知,愚蠢異常,到了十四歲,還是一點人事都不知道。家人皆不喜他,因此也不教他讀書,也不教他做什麽事,只教他驅了一頭牛,天天到野外去放牧。這明是厭棄他,不要他在家裏的意思,他倒很是高興。有一天,還不到晌午時分,腹中忽覺饑餓起來。但是瞧瞧曬在地下的日影子,似乎還沒有到吃飯的時候。明知回家去也是沒得飯吃的,說得不好,或者還要受家中人一頓臭罵。便想先摘幾枚野果來充充饑咧。擡頭望處,忽見南面一棵桃樹上,結了有幾枚碩大的桃子,紅艷艷的,煞是可愛。

倒不覺暗吃一驚,心想:這桃子怎麽結得如此之快?這棵桃樹,我昨天還尚向它望上一望的,連一個小小的毛桃子都沒有。想不到一夜之間,就有這些又紅又大的桃子生出來了。但他素來是懵懵懂懂的,凡事不求甚解,加之這時腹中饑得可憐,只望采些果實來充充饑,所以對於這桃實速成的問題,也不暇去研究。不管三七二十一,即爬上那棵桃樹上去,把上面結的三枚桃子,一齊采摘下來,食在肚中了!

只覺入口之際,汁多味美,甜香非凡,較之尋常吃的桃子,真有天淵之別咧。可是這三枚桃子吃下肚去不打緊,卻把他完全改了樣子了。他素來是十分愚蠢的,如今卻變成聰明了。素來是一字不識的,如今卻能寫能誦呢。然而也有一樁不如意處,從前是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就是牽了一頭牛到野外去放,渾渾噩噩,覺得很是舒服。現在卻不然了,心中覺得非常悶損,像有件什麽事情沒有得到解放似的,但又不能說出究竟是件什麽事。因之雖仍是照常去放牛,只是懨慣悶坐,也無心去照顧那牛。誰知有一天,卻輕輕易易的,把他這個問題解決了。只聽耳畔好象有個人喚著他的名幾,向他說道:“牛兒,你不要氣悶,你的心事,我都知道。你不是看破塵緣,想從個名師修仙學道麽?那我就是你的師傅,不久你就可到我那裏去,從我學習大道呢。”這時的牛兒,已不比未吃桃實前的牛兒了,早巳有了仙根。一聽得這幾句話,居然立時解悟,知道被他一語破的,他自己所憂愁悶損,以為未能解決的,確便是這修仙學道的問題。當下連忙跪了下來,赫恭敬敬的叩了三個頭,方說道:“弟於已蒙收錄,實是出自鴻恩。不過弟子該死之至,尚沒有知道師傅的法號,還請明示。”只聽得空中哈哈一片笑聲道:“你要問我法號麽?我便是東漢時的薊子訓,道號銅鼎真人。遁跡在這西面的白鳳山上,也有幾千年了。這裏的這棵大桃樹,是我手植的,雖比不上西池王母那邊的蟠桃樹,然而也是仙種,須五百年一結實。我也就定下一個規律,也是每回五百年收一次徒弟。並以桃實為標準,誰吃了我這桃實,誰就是我的徒弟。昨天結成的那三枚桃實,偏偏沒有被別人吃得,卻被你吃了去。這是你的緣法已至,和我合有師徒之分咧。”牛兒恭聽了這番訓諭,忙又說道:“師傅既是如此說,那麽快求師傅度我去罷。我是急於學習大道,在這塵世中,一刻都不耐居住呢。”銅鼎真人又在空中說道:“你不要性急,我既收了你做徒弟,終要度你去的,不過現在尚非其時。你從今天起,且正著心,誠著意,每天不住的向這頭牛拜著,但不可被人瞧見。拜得這牛通了靈性,自會馱起了你,送到我住的所在呢。”

說完這話,又說了一聲:“我去也。”空中即寂然無聲了。

牛兒謹識於心。從這天起,窺著無人的時候,便正心誠意,很虔誠的,向這牛拜著。並把遇仙一節事隱秘著,不向別人說起。可是這樣的拜了不少時候,這頭牛依然是蠢然的一頭牛,只會吃草拉屎,一點沒有什麽通靈的表示。倒害得他發急起來,向著這牛泣道:“牛啊,牛啊!我這樣天天的向你拜著,你怎樣仍舊一點靈性都沒有,不肯馱我到師傅那裏去呢?難道師傅的說話是騙我的麽?還是嫌我不虔誠呢?如果再是如此下去,死的日子也快要到了,還有求道的希望麽?”

說也奇怪,這頭牛一聽這話,竟擡起頭來,向他望上一望,口作人言道:“哦!你要我馱你到你師傅那裏去麽?那你何不早說,我又不是你肚裏的蛔蟲,怎麽會知道呢?怪不得你天天向我求拜,原來為的此事,我倒正在有些疑惑不解咧。”牛兒聽這牛居然會說起話來,自然十分歡喜,便又說道:“牛啊,牛啊!你居然通靈了。如今閑話少說,快馱我到師傅那裏去罷。”這頭牛將頭點點,便把身子俯了下來。牛兒即聘上牛背,喊道:“走罷!”這牛就展開四蹄,騰雲駕霧一般,向前面飛快的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