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遭人命三年敗豪富 窺門隙千裏結奇緣(第2/5頁)

大小之中,分數十百等。明昏之中,也分數十百等。極大極明的鏡子,如日月懸在天空,凡天以下的萬事萬物,無論極微極細,無不照徹。鏡漸小,照徹的地方也漸小,越昏越不能照徹細微。

清水裏看東西,也是一樣。紅雲老祖的道力,確能前知,只是不及我老祖通徹。而我老祖的道法,卻又不及紅雲老祖厲害。這是各人所做的工夫不同,我們不能妄為軒輊①。我老祖只要紅雲老祖不出頭,便無妨礙了。紅雲老祖也只要知道我老祖非有報復的大志,便決不至出頭。所以我老祖有進京請經的舉動,而一路回來,故意乘坐八人大轎,招搖過市,藏經到了玄妙觀,還得傳齊道眾,在大殿對著藏經,恭行法事,也就是要借此表示尊敬禦賜的意思。”

楊天池道:“弟子已明白了。師傅為何說,不但因弟子分離的骨肉可以團圓,還因此可以得兩個女子,做爭趙家坪的幫手呢?”清虛道人搖頭道:“這話不能在此時說給你聽。你還記得你那次送回隱居山下的柳遲麽?”楊天池道:“這如何不記得。”清虛道人笑道:“你只須去他家一行,見著他就能如願了。”楊天池見師傅說的這般容易,喜不自勝的問道:“弟子甚麽時候可去呢?”清虛道人道“他們早已在那裏專等你去。你剛才便不求我,我也要向你說了,立刻就去罷。”楊天池忽現出躊躇的樣子,問道:“弟子還不甚明白。弟子此去會著隱居山下的柳遲就可以一家骨肉團圓呢?還是使因弟子而分離的人的骨肉團圓呢?”清虛道人揮手道:“到了那裏,自然明白。”楊天池不敢再問,即刻動身向隱居山去,於今暫將楊天池這邊按下。

且說楊繼新稟明了父母,單獨出門。心中並沒有一定的目的地,但求脫離了那種不親愛的家庭,耳目所接觸的不是家庭中淒涼景物,就如願已足了。楊繼新出門的時候,楊家正富足。他雖不得楊祖植夫婦的歡心,但他已是成年的人,手中也還有些私財。帶出來的盤川,足敷幾個月的用度。因此暫時也沒有急謀生活的必要。聽說甚麽地方有好山好水,或有名勝古跡,立刻就去遊覽。舟車便利的所在,雇用舟車代步。不便利的所在,就緩緩的步行。出門二三年之後,輾轉到了河南。一路也不知經歷了多少奇山異水,名園勝跡,覺得胸懷開朗,在家時積蓄的憂郁之氣,至此完全消除盡凈了。

這日到河南遂平縣。他所到之處,在城市繁華之地都不甚流連,只略住一二日,就打聽四郊野外,有甚麽可以觀覽的所在。便是這縣沒甚麽名勝,只要是風俗純樸,民性溫和之處,也歡喜多住幾日。這是由楊繼新的生性如此,並沒有絲毫用意。遂平不是繁華大縣,風俗極純樸,民性極溫和,山水也很有些明秀之處。楊繼新從思恩一路遊覽到遂平來,沿途有許多地方,因他是一個飄逸少年,胸中又有學問,談吐風雅,舉止大方,凡是詩禮大家,很有拿他當賓客看待的。臨行時,還有送他路費的。因此他遊蹤所至,遇到天色將近昏暗了,左近有飯店可以容身,就投飯店歇宿。若左近沒有飯店,便不問是誰家莊院,他都前去借宿。那時各處都粉飾太平,他又是一個文士,隨便到那家借宿,縱不蒙主人優禮款待,也從來沒遭過拒絕。所以他帶出來的盤川,雖只敷幾個月的用度,而遊歷二三年,並不感覺困苦。

他到遂平縣的時候,身邊由家中帶出來的盤川,早已分文沒有了。他以為這地方的風俗既純樸,民性又溫和,必有肯送路費的人。誰知在四鄉浪遊了幾日,不但沒有送路費給他的,連正式給一頓茶飯他吃的人也沒有。他覺得詫異,在飯店裏住著,遇著年老喜談故事的人一打聽,才知道這遂平縣的風俗,素不重視讀書人,若是會些兒武藝的,到這地方來,倒到處能受人歡迎,路費也有得送。如果武藝真高強的,年齡不大,並可以希望在這裏娶一個極美的老婆,多少還能得些妻財。因為這地方重武輕文,山川靈秀之氣,多鐘在女子身上,女子生得美麗,而會武藝的很多。

這地方的家庭制度,比別處不同,女子也有承襲一部分家產的權。女子嫁人,多以武藝為標準,完全不會武藝的男子,盡管有錢,有文學,這地方女子是不中意的。楊繼新聽了這種奇特的習俗,覺得好笑。心想好在我沒有在這裏討老婆的心思,會武藝的女子便是美得和天仙一樣,一經練武,照理總免不了一股粗野之氣。他們就是願意嫁我,我這文弱書生,也沒有這大膽量敢娶他們。這裏既瞧不起文人,我在這裏也存身不住,不如遊往別縣去。於是打定主意,想往西平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