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烏鴉山訪師遭白眼 常德府無意遇奇人(第2/4頁)

只聽得說道:“我見他這模樣,早已料到他是打算來吃白食的。他上樓我就關照堂倌,他若只吃一碗面或是幾樣點心,事情不大,由他白吃一頓也罷了。象是一個顛子,能敷衍他出門便沒事。誰知他並不瘋顛,說話倒有板有路。坐下來就對堂倌說,我知道你們管帳的先生看了我這種模樣,疑心我是來吃白食的人,又疑心我是個顛子,想拿一碗面或幾樣點心敷衍我出大門。這是你們管帳的先生看走了眼色。你們都只認得衣服,不認得人。我若沒有錢,也不上這裏來了。要吃面,不會到面館裏去嗎?要吃點心,不會到點心店裏去嗎?特地跑到這裏酒樓上來,不待說是要喝好酒,要吃好下酒菜。我自己很識趣,喝酒要喝得快活,你們疑心我,防備我,不敢給我吃喝,我有甚麽興味呢?你們所慮的,不過怕我吃了不給錢。這很容易,我先交錢,後吃喝。有多少錢,吃多少錢,這樣行不行呢?堂倌只得說,我們管帳的先生並沒說這話,客人若怕銀錢放在身上遺失,就請暫時交給帳房保管也使得。吃完了,再還給客人。他說:‘很好。’隨即從身邊摸出一個大布手巾包,交給堂倌道:‘這裏面有十三兩五錢銀子,你去教帳房盡這數目給酒菜我吃,揀上等的辦來,不怕價錢大。’

“堂倌拿到我這裏,我用天平一秤,足有十七兩五錢。銀色雖低了些,因有十七兩五錢,無論要吃甚麽東西,一個人總夠吃的了。便招呼廚房辦給他吃。誰知他的食量大的駭人,從正午吃到剛才,獨自吃了一桌上等翅席,一缸陳酒,結算應該八兩七錢六分銀子,我照算當找他八兩七錢四分,我拿出他交存的銀子來找還。他看了看銀子,說我換了他的,他存的是十三兩五錢紋銀,這裏十七兩多,是假銀子。不錯,堂倌拿這銀包來的時候,我是不曾仔細得看走了眼。這時仔細一看,原來他交存的,是一包假銀子。請眾位評一評這道理我們規規矩矩做生意的人,哪裏會有假銀子換他的真銀子?分明他拿這假銀子來訛詐人,吃了酒菜,還想訛詐幾兩銀子去,看世間有沒有這道理?”

管帳的這般說,眾看熱鬧的人當中也有說:看這人的棋樣,是象使用假銀子的,也有說:只能怪帳房太粗心,做生意的人,不應看不出銀子的真假。當時看出是假銀子,就應該退還這人的。

也有說:帳房因貪圖便宜,以為可以多得這人四兩銀子,利令智昏,便不仔細看銀色的。只是各人雖有各人的議論不同,然沒一個肯出頭判斷一個是非曲直。

這人見帳房向大眾說了那一段話,也高著嗓子說道:“不用我說甚麽,只就這管帳先生親口向眾位說的話,請眾位平心說句公道話。我只交存十三兩五錢銀子,若不是他們換了,如何會多出四兩來?如果我交存的是這們一包假銀子,他豈有看不出成色,並稱不出分量的道理?他不怕我吃了不給錢,便不會要我先拿出銀子來。別人交存的銀子,他還可以推說沒看得仔細。他既防備我沒有錢,我交出來的銀子,不待說比平常更要看得仔細些。象這樣一望而知的假銀子,能瞞得過他做管帳先生的眼睛麽?”當下有和這人表同情的,就隨聲附和道:“這銀子不是帳房換了,便是堂倌換了。上酒樓要先交出錢來,才給人家吃喝的事,本來也沒有聽人說過。這是帳房沒有道理,太存心欺負沒好衣服穿的人了。”

帳房聽了這番話,只急得一副臉通紅,兩眼圓鼓鼓的對大眾說道:“這冤枉使我有口也難分辯。我說話不能不要天良,於今我自願吃虧,賠他的真銀子。不過我不是開設這酒樓的人,是在這酒樓管帳的,我一個月的薪俸,只有幾兩銀子。要我拿出四五個月的薪俸來賠他,我也沒有

話說。但是要我賠銀子的事小,怪我拿假銀子換他的真銀子,這種聲名,我做生意的人擔不起。眾位街鄰在這裏,我拿出十三兩五錢銀子來,和他一同到城隍廟去,將銀子擱在城隍爺跟前香燭裏面,他只發一個誓,銀子就給他,我從此辭事,再也不給人管帳了。”

眾人還沒回答,這人已揚著雙手說道:“這話不對,這話不對。你不能拿著城隍爺來嚇我。

我本來十三兩五錢紋銀交存在你這裏,為甚麽要當神發過誓才能拿去?你以為你從此不給人管帳了,我就害怕麽?你管帳不管帳,與我有甚麽相幹?我花錢買酒菜吃,只知道吃了多少銀子,給多少銀子。”帳房聽了,也對外面揚著手喊道:“眾位街鄰聽罷,他交存的既不是假銀子,為甚麽不能同去城隍廟發誓?我沒做虧心的事,盡管到神前斬雞瀝血求菩薩把使用假銀子的人顯出來。”常德又最是信神的,大家都說這事不到城隍廟去,誰也斷不出究竟是誰的不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