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未先生蔔居柳仙村 沈道姑募建藥王廟(第2/6頁)

閑話少說,再說後成將《玄玄經》呈上碧雲禪師,並陳述慶瑞與藍辛如鬥法,自己夫婦相助的情形,及慶瑞托轉呈《玄玄經》的言語。碧雲禪師歡天喜地的收了《玄玄經》,道:

“你兩人此時不用回紫峰山去。我這裏有一封書信,煩你二人送到湖北襄陽府柳仙村藥王廟裏,交給朱復、朱惡紫兄妹。你只說他師傅智遠禪師,日前來西安,曾與老僧會晤。老僧因他幾年來恓恓惶惶①的,得不著勝地,不能了道,已轉求黃葉道人,將萬載的玄妙觀暫時化給他,使他好成正果。他此時正在玄妙觀,可教朱復速去見他。”碧雲禪師說畢,交了一封信給後成。後成只默記了這番言語,也不知道所以然。收好了書信,即時和宜男拜別碧雲禪師,登程向襄陽柳仙村進發。這且按下。

於今再說朱復自從奉了他師傅智遠禪師的書信,到江寧救出朱惡紫、胡舜華之後,他兄妹和胡舜華,表面上雖都是已曾出了家的人,然實際尚不是真個已了絕塵緣的。並且三人都沒有可以落腳的庵堂寺院。此時從參將衙門裏出來,不能不商量一個去處。朱惡紫道:“我師傅在日,最相投契的道侶,惟有沈棲霞師傅。我記得有一次,棲霞師傅和我師傅說:他在湖北襄陽府柳仙村,收了兩個男徒弟,新建了一所藥王廟,在柳仙村裏。那柳仙村的風水極好,能作自己將來了道之所。於今我與舜華妹既得不著好安身之所,依我的意思,不如且到柳仙村,依托棲霞師傅那裏去。”朱復聽了,自然沒有不贊成的。於是三人遂向襄陽柳仙村來。在下寫到這裏,卻又得掉轉筆頭,先將柳仙村一段故事寫出來。

這柳仙村是個甚麽所在呢?何以取這們一個村名呢?卻也有一點兒荒唐來歷,柳仙村在離襄陽府六十多裏的一個鄉僻地方,村裏不過二三十戶居民。村口有個小小的市鎮,叫黃花鎮。

因為村裏有個柳仙祠,所以叫做柳仙村。

那地方的故老相傳說:當日呂洞賓在洞庭湖收服了柳樹精,在嶽陽樓喝得大醉。所謂:

“朗吟飛過洞庭湖。”就是從嶽陽樓飛到了衡山回雁峰。只是呂洞賓醉後,飛到回雁峰去了,這個初被收復的柳樹精,一看呂洞賓的葫蘆忘記帶去,就把葫蘆裏面的酒偷喝了。柳樹精能有多大的酒量,喝下去便醉失了本性。把被呂洞賓收服的事忘了,跑到襄陽府黃花鎮上,興妖作怪。等呂洞賓在回雁峰酒醒轉來,再回到洞庭湖一看,不好了!柳樹精已逃的無影無蹤了。只得追到黃花鎮,又用法力將柳樹精收服。黃花鎮的人因被柳樹精鬧怕了,大家拿出些錢來,建一個柳仙祠,香花供養,想敬奉得柳樹精不再來興妖作怪。於是這柳仙村的地名,也就跟著這柳仙祠同時出現了。

柳仙村裏面的二三十戶居民,都是安分務農的善良百姓,也沒有富家大族在內,更沒一個讀書能識字的人。一日,忽然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帶領兩個六七歲的小孩。並許多行囊車輛,來到黃花鎮上。自稱姓未,南京人。因來襄陽投親不遇,不願再回南京,想在柳仙村出錢買點兒田地,就在這裏居住。黃花鎮的人,見這姓未的老人為人很是謙虛和藹,都願意與他接近。大家呼他為未老先生。未老先生向人說,那兩個小孩是他自己的孫子。他在柳仙村買了些田地之後,建造了一所小小的房屋,親自教兩個孫子讀書。

未老先生歡喜種桃樹。初時只將自己住宅的周圍種了無數的桃樹。數年之後,漸漸的將範圍推廣,住宅四周的山上,都種滿了。種植的方法,像是很有研究的。尋常人家種的桃樹,至快也得十來年才可望開花結實,而初結的桃子,都是不甜的。這未老先生種的,與尋常人家種的大不相同,只須三年就能結實了,並且結出來的桃子又大又甜。成熟之後,運到襄陽府發賣,嘗著這桃子滋味的人,沒一個不咂口咂舌的說好吃,都稱這種桃子為未家桃。每年不到成熟的時候,就有許多販戶爭著交錢定購。

未老先生初到柳仙村的時候,本來已很富裕,三年後加了這筆未家桃的出息,更是富足極了。只是他富足盡管富足,他自己和兩個孫子的衣服,仍是十分樸質,家中一切食用都極節省。情願拿著大把的錢,周濟貧乏。附近數十裏以內的貧苦人,沒有不曾受過未老先生周濟的。因為曾受他周濟的人多,未家豪富的聲名,也就跟著傳播得很遠。

柳仙村裏雖都是安分的農人,而柳仙村以外的人,在勢固不能個個安分。當時就有一班惡賊,被未家豪富的聲名打動了。嘯聚②了十幾個強徒,黑夜擁入未家。未老先生已是風燭殘年,兩個孫子還只十四五歲,那裏有反抗的能力。家裏雖雇用了幾個仆役,也都不是強徒的對手,因此毫不費事的,將未家所有的財物,盡數劫去了。當眾強徒擁進去行劫的時候,疑心未家富名甚大,所有的銀錢,不僅已被搜出來這們多,必然還有貴重物品及金銀珠寶,藏匿在甚麽秘密地方。將未老先生的兩個孫子用刀背砍打,逼著他供出藏匿金銀的所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