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陸鳳陽決心雪公憤 常德慶解餉報私恩(第2/4頁)

其實不然,於今的湖南,實在不是四五十年前的湖南;要是年在六十以上的湖南人,聽了在下這些話,大概都得含笑點頭,不罵在下搗鬼。至於平瀏人爭趙家坪的事,直到民國紀元前叁四年,才革除了這種爭水陸碼頭的惡習慣。洞庭湖的大俠大盜,素以南荊橋、北荊橋、魚磯、羅山幾處淵藪;遜清光緒年間,還猖獗得了不得!這回常德慶出頭,正是光緒初年的事。

趁這時將常德慶的來歷,交代一番;方好騰出筆來,寫以下爭水陸碼頭的正傳。

常德慶原是江西撫川人。他父親常保和,是一個做木排生意的人。湖南人稱做木排生意的,謂之排客。照例當排客的,不是有絕高的武藝,使得有絕高的法術。湖南辰川地方,本來產木料;風習又最迷信神權,會符咒治命的極多;所以辰州府,是全柄有名的。辰川的排客,沒有一個不是有極靈驗極高強法術的。

因為湖南人迷信,相傳說:洞庭湖的龍王,最是氣度仄狹;手下的蝦兵、蟹將,包是最喜與風作浪的危害行船。不論來往的船只,預備過湖的前一日,總得齋戒沐浴,鳴鑼放炮,跪拜船頭,求龍王爺保佑。在經過湖心的時候,船中老幼男女t都得寂靜無嘩;不但不敢在湖中有猥褻的行為,便是略近不敬不謹的話,也不敢說出半句。說是要有一言半語,觸犯了龍王爺,或蝦兵蟹將,立時風波大起,那船就或翻或沉;那排就或散或停在湖心打盤旋。和被人牽住了一般,再也行走不動,法術好的排客,到了這種時候,就要有本領和龍王爺抵抗。排客駕著木排,到湖北銷售了,得了現金,須帆船回家;在洞庭湖經過的時候,就得防備大盜。會武藝的排客,在這種關頭,便能保全自己的生命財產。

常保和雖是江西人,卻很會辰川的法術;武藝更是好到絕頂。常德慶才得十歲的時候,常保和就將他帶在跟前,教他的武藝。因常保和所會的武藝,是陰勁功夫;常德慶的身材,又天賦的瘦小;練到一十五歲,形像便活是一只猿猴,身子土猿猴還快。十八歲上,常保和死了。

他不願意繼續做那木排生意,在湖南藩司衙門裏,謀了一份口糧。

那時的藩台,獨具慧眼,能看出常德慶是個好身手的漢子來;格外提拔他,當了一名貼身的護衛。每大有重要的差遣,總是教常德慶去;從來不曾失過事!那時解赴都門的丁漕銀兩,若沒有水陸兩路的英雄保護著,出了湖南界,就不得過湖北界;過了湖北界,又不得過河南界;要能過了河南界,便可望平安無事的,解進北京了。

湖南專保解丁漕銀兩的,姓羅,名有才;獨身保了五十年,水陸兩道的強人從不耙過問。

這時羅有才的年紀,已有八十多歲了;他兒子羅春霖,不忍八十多歲的父親,再去飽受風霜。

飽擔驚恐;力勸羅有才遞辭呈,乞休養。羅有才每年一次的力辭,辭到第叁年,病了下來,實在不能奉命了;藩台得準了,因此才極力的物色人才。兩叁年提拔常德慶在跟前,隨時留心觀察,知道是個可靠的人。羅有才即是病了;藩台便叫常德慶到簽押房裏,問他能不能保解丁漕銀兩。

此時常德慶的年紀,二十二歲;少年人練了一身本領,目空一切,那知道江湖上的厲害?

當下便隨口答道:“小的承大人格外栽培,雖教小人赴湯蹈大,小的也得奉命,何況於今是太平盛世,不過要小的在沿途照顧照顧。那裏真有目無王法的賊子,敢冒死來盜竊?羅有才保解了五十年,何嘗有一天是曾有賊子敢出來侵犯過?小的情願保解,以報大人格外栽培之恩。”

藩台聽了,異常歡喜!即交了叁十萬兩丁漕銀給常德慶;點了叁十名精壯兵士,隨船照顧,送出湖南地界。常德慶結束停當,帶了應用兵器,押著一號大官船的銀兩,從長沙動身,往湖北進發。下水船行迅速,兩日就過了洞庭湖;大日又安然無事的經過了魚磯。魚磯以下二一十裏,便是羅山;隨船的叁十名兵士,待過了羅山,即回長沙銷差。

這夜船泊在羅山底下。常德慶在童年的時候,就隨著他父親常保和,往來兩湖之間;湘江沿岸的強人俠士,雖見識得不多;然甚麽所在是強人出沒的地方,耳裏時常聽得常保和說,腦筋裏是能記憶的。羅山本是湘江岸強人的第一個巢穴。裏面好本領之人極多。常德慶也就不敢怠慢,教眾兵上,不要解裝休息;真是弓上弦、刀出鞘的防護,但是都坐在船艙裏面,船棚仍遮蓋得嚴密。

常德慶背上插了一把叁尺長的單刀;這單刀還是常保和給他的,雖有吹毛斷玉的那般犀利,然在常保和手裏用了幾十年,江湖上沒有不知道這單刀厲害的,稍微輕弱些兒的兵器,一近這刀,莫不登時兩段,乃重有九斤半,尋常無人能使得它動;常德慶自幼使用慣了,舞動起來,刀光如鏡,耀得兩眼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