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萬二呆打魚收義子 锺廣泰貪利賣嬌兒(第3/4頁)

楊祖植搖頭道:“不好!到那裏去找這頭上有雙旋,又正正在兩邊頭角上的?”

他妻子道:“那是不容易找,然只要頭上有兩個旋的!即是找不出,也還有一個法子:

叫個剃頭匠來,把頭發剃個乾凈回家!一時不留神,也看不出!並且兩個老人家,無緣無故的,大約也不至十分注意到這旋上去。”

楊祖植聽了,也得說好。隨即叮囑了一幹下人,不許到家透露風聲。這些下人身上,都擔些幹系;巴不得不給老太爺、老太太知道,免得挨打挨罵。紅船連夜趕到了長沙。打發下人上岸,找尋了六七個媒婆。楊祖植對媒婆,將要買周歲男孩的

話說了;如能找頭上有雙旋的,更可多出價錢。媒婆也不知道有甚麽緣筆,只理會得:這是一筆好買賣:做成了功,可以一生吃不盡!他們做媒婆的,幹的是這類事業:豈有不極力兜搭的?天下事,只要有錢,真是沒有辦不到的!幾個媒婆,跑滿了一個省城,到十五日,就居然找了一個,頭上也是兩個旋紋;只略大了幾個月,有一歲半了,是一個做裁縫的兒子。

裁縫姓鐘,名叫廣泰;有六個兒子,四個女兒。因家境不好,食口大多,時常抱怨妻子,不該生這麽多兒女。久有意送給沒兒女的養,一則苦於沒有相當的人家,二則他妻子,畢竟是自己身上生下來的,不忍心胡亂丟掉!每次生一個兒女下來,得忍受丈夫無窮的埋怨!這回媒婆來說:有富貴人家,要買了作兒子;料知買過去,不但沒有苦吃,還有得享受,並且又有銀子可得。鐘廣泰自是高興,就是他妻子也願意了。說妥了一千兩銀子的身價,四百兩銀子的媒費;一時交割清楚,這歲半的小孩,使到楊祖植夫妻手裏了。

也合該這小孩,是義拾兒的替身!雖則大了幾個月,只因裁縫老婆,生育得過多,缺乏了奶水;小兒身體,不大發達,和義拾兒落水的時候,長短大小差不多,容貌也有些相仿佛。就只頭上雙旋,不及義拾兒那般齊整;但是盡可以敷衍過去,仍舊教義拾兒的奶媽帶了。

尋常有了歲多的小孩,多是不肯吃旁人的奶:這孩子因平日虧了奶水,肚中饑餓得很,奶媽給奶他吃,一點兒不號哭。回到衡州,楊晉谷兩老夫妻,竟毫不疑慮的,認作自己的嫡孫子;替他取的名字,叫做楊繼新。後來這楊繼新大了,也是這部書中的緊要人物。暫時放下,後文自有交代。這樣說來,義拾兒的來路,算是已經表明了。

卻說義拾兒這日,提了飯籃、書包,去蒙童館讀書。心裏因萬二呆子,不肯答應他加送學錢,有些悶悶不樂;低頭,一步懶似一步的,往前行走。萬家離蒙童館,不上叁裏路;走了好一會,仍沒有走到。停了步擡頭一看,原來走錯了路,在叁岔路口上應拐彎的;因心中不樂,忘記了拐彎,就走進一座山裏來了。小孩子心性,見走錯了這麽遠,恐怕到遲了,先生責罵偷懶,不免有些慌急起來。慌忙回頭,匆匆向來路上走。方要轉過山嘴,不提防一條碩大無朋的牯牛,迎面沖了過來;那裏避讓得及!

那牯牛用角一挑,把義拾兒挑得滾下一個山澗中去了!農人牧牛,照例是清早和黃昏兩個時期。這時正是早起牽出來,吃飽了水草,要牽回家去了。黃牛、牯牛都有一種劣性;不惹發它這劣性就好,馴服得很,叁五歲的小孩,都能牽去吃草;若是它的劣性發了,無論甚麽人,也制地不住!

每次發劣性的時候,總是乘牽它的不防備,猛然掉頭就跑;牽牛的十九是小孩,手上沒有多大的氣力,那裏牽得住呢?有時還將小孩一頭撞倒才跑。跑起來,逢山過山,逢水過水,隨便甚麽東西,都擋它不住,遇人就鬥。必待它跑得四蹄無力了,又見了好青草,才止住不跑了!

這種事,在冬季最多;因為冬季是農人休息的時候;牛也養得肥肥的,全身是力,無可用處,動不動就發了劣性!義拾兒這回被難,也正在冬季。

那山澗有丈多深;澗中盡是亂石。牧牛的小孩,跟在牯牛背後追趕;因相離很遠,又被山嘴遮了,不曾看見義拾兒,走澗上經過:想不到有人被牛挑下澗裏去了。竟不作理會的,追了過去。

義拾兒跌得昏死了,也不知經了多少時刻,才漸漸的有了知覺。睜眼一看,見是一間很精雅的房子;自身躺在一張軟榻上,只是不見有人。心裏疑惑,一時也忘記了被牛鬥的事。

想坐起來,看是甚麽所在;才一擡頭,登時覺得頭頂上,如刀劈一般的疼痛;身體略移動了一下,肩背腰腿,無一處不更痛得厲害。

有這一痛,就記起被牛鬥時候的情形來了,即聽得有人在軟榻那頭說道:“醒了麽?快不要亂動!”義拾兒心裏吃了一驚,怕痛不敢再擡頭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