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 提筆揮舞“王道劍”

徐泓

歷史學家

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

劉兆玄教授是我台大同一屆的同學,他念化學系,化學系中有好多是我建中同班同學,陳棠華就是其中之一。棠華是我中學時代的摯友,我們常一起聊天、打球。那個時代,理工科的同學大學一畢業、服完兵役就出國去了,從此棠華和我就沒再見過面。二○一一年初,接到在美國的老同學的信說棠華突然去世,真沒想到這位台大畢業後近五十年未再謀面的老友,就此永別。我對他的記憶一直停留在少年時代,直到去年四月底,兆玄兄找我餐敘,談起棠華兄,才驚覺我們已從少年變成老年,甚至已經天人永隔。兆玄兄說,棠華在福建寧德創辦了一個“新能源科技公司”,生產鋰電池等產品,非常成功,並且他與當地人民和政府處得很好,棠華覺得身為海外華人能回到故土,貢獻一己之力,好是欣慰。因此,棠華一再希望他去看看,但因為政、學兩忙,始終不能成行。棠華兄走後,兆玄兄悲痛之余,就於前年去了寧德,履行他與棠華未踐之約。

兆玄兄在寧德認識了一些文史工作者,這幾年來他們正熱心尋找各種事證,證明靖難之變後,“生死未蔔、不知所終”的建文皇帝,其實最後是終老於寧德。宣揚歷史名人與鄉土關系,是近年來大陸地方政府和民間人士熱衷的工作,他們希望以動人的歷史故事及歷史古跡,吸引國內外遊客前來瞻仰、懷古和觀光,藉以推展文化創意產業。於是許多歷史名人葬身於何處,就成為大家爭奪的對象,如陜西人與河南人爭黃帝陵的所在,湖北通山、通城人與湖南石門人爭李自成死在何處。兆玄兄為寧德文史工作者熱愛鄉土之情所感動,就想根據他們提供的資料,寫一本書來紀念在寧德創業的老友陳棠華。

明朝以來,建文皇帝就是一位大家關懷和同情的皇帝,他即位後,在方孝孺、黃子澄等人的協助下,改革太祖時代的嚴苛政治,減輕人民的負擔,是一位百姓心目中的好皇帝。因此,對比篡位的永樂皇帝來說,建文仁柔,永樂兇殘,尤其永樂帝登基之後,對支持建文臣民的大肆殘殺,甚至有“瓜蔓抄”之事,怎能讓人不對建文皇帝心存憐惜呢?當永樂帝“起帝、後屍於火中”,宣稱建文皇帝已死,就沒多少人願意相信,大家都希望建文皇帝沒死。於是建文皇帝出亡的消息不脛而走,人多以為永樂帝自己也起了疑心,而有鄭和下西洋和胡濙假尋找張三豐之名而秘密“追蹤”建文帝之說。

明代相關野史汗牛充棟,萬歷年間出現的《致身錄》、《從亡隨筆》等書是其代表,把建文君臣出亡的經過講得很詳細而具體。清順治初年,浙江學政僉事谷應泰在西湖畔築室修的《明史紀事本末》,就特立〈建文遜國〉一卷,集各種傳說之大成,綜述建文君臣出亡,及最後在正統五年回到北京並終老於紫禁城西內。但這個說法不全被其他史家所接受,尤其參與撰寫官修《明史》的史家,在清朝統治初定之際,民間又有朱三太子密謀復明的謠言傳布,政局還不那麽穩定。在這樣的氛圍中,史臣寫到建文帝的下落,當然要力主建文帝自焚而死,並未出亡,為安定人心,避免太多的聯想,失國君主或其後裔是不可能隱藏於民間的。可是對於傳說中一百數十人跟隨建文帝出亡有名有姓的臣子,又不能盡付之子虛烏有,怎麽處理確是一大難題。只好在建文帝的〈本紀〉說:“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後屍於火中。”卻在〈列傳〉中補述跟隨建文帝出亡臣子的事跡,以“信者存信,疑者存疑”兩存其說的方式處理。

史臣在正史中保存隨建文帝出亡臣子的史跡,有其苦心,就好像《搜孤救孤》的趙氏孤兒故事,比對《春秋左傳》、《國語》,疑點甚多,但司馬遷仍以之入《史記》,就是為了不讓這樣的忠貞事跡失傳。兆玄兄選靖難之變和建文君臣事跡為小說的背景,應該不只是寧德之緣,而是身處國族認同混亂、政權輪替、天下動亂的今世,有感於跟隨建文帝出亡諸臣,不畏暴君之威迫,冒死隨君出亡之忠貞,是有為而發的。兆玄兄以闡揚俠義精神的武俠小說形式,“揭日月而闡幽潛”,彰顯先人的俠義忠貞,斥責暴政,向往王者,乃天下皆歸往之王道。也許這就是《王道劍》之所以作的緣由。

兆玄兄學的是化學,從事的是大學教學與研究工作,成果斐然,但兆玄兄不只是獨善其身的學院派學者,他不厭其煩地承擔學術行政工作,先後出任清華大學和東吳大學校長,又不嫌政界的汙濁,挺身出任國科會主委和行政院院長之大任。尤其令人佩服的是,兆玄兄退出政壇之後,以古稀之年,不忘其少年初心,重出江湖,再伸“上官鼎”之英氣,提筆揮舞“王道劍”,劍光閃閃,氣勢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