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問是誰家子

〖雍楚兩軍對峙於瓜州渡,皆按兵不動,三日,淮西告急,長孫冀麾下崔玨部攻壽春,徐州大營董山部攻鐘離,鐘離五日乃陷,郡守朱某,都尉陳某被俘不屈,皆殉死。兩軍合攻壽春,壽春乃淮南重鎮,欲得淮南,必得壽春。時,陸燦長子雲奉命助石觀守壽春,雲年十三,武勇過人,淮西軍民聞雲在,皆曰,大將軍必不棄吾等,乃戮力死戰,雍軍寸步不能進。

——《資治通鑒·雍紀三》〗

鐘離城終於拿下了,可是董山完全沒有一絲歡喜,整整五天,僅有三千守軍的鐘離城讓他飽嘗了碰壁之苦,三萬大軍日夜攻城,明明顯得那麽軟弱的鐘離,卻是始終不曾屈服,外城陷落了,退到內城,內城陷落了,便逐寸逐寸的巷戰,這小小的鐘離城,幾乎吸幹了雍軍的鮮血。坐在鐘離郡守府衙的大堂上,望著被士卒連推帶搡押來的鐘離郡守,董山深吸了一口氣,道:“你抵抗大雍天軍,罪在不赦,若肯歸降,本將軍便暫且饒你性命,若是不降,休怪我用你的人頭祭奠我麾下將士的英靈。”

鐘離郡守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他大笑道:“朱某乃國主頭開恩科的探花,深受國恩,焉能屈膝降敵,要殺就殺,何必多言。”

董山大怒,道:“將他拉到門前處斬,成全他的忠義。”

那些軍士推著那郡守去了,到了官衙門前,將那郡守按倒在地便要行刑,這時候,一個頭盔散落,狼狽不堪的將領被雍軍捆綁著送到此處,見到那郡守將被處斬,那將領嘶聲問道:“郡守大人,你為何定要死守不退,又不肯從上命歸降?”

那朱姓郡守道:“我受朝廷之命牧守鐘離,豈能棄城而逃,且雍軍攻勢猛烈,若是存了求生之念,鐘離早已陷落了,想要退守,談何容易,何況這麽多將士已經先行一步,本郡守如何能夠讓他們久等。大將軍雖然寬宥,但是你我都是南楚臣子,怎能不為國舍命。”說罷,那朱姓郡守引頸受剹。

那將領聽了嘆息道:“郡守大人一介文士尚且以身殉國,何況是陳某這等武人呢?”他被俘之後,本來存了投降之心,見到郡守殉死,再也不能貪生,進到堂內,董山雖然出言勸降,他卻是一言不發,董山不耐,也下令將他處死,那將領至死再無一言。

在鐘離修整一日之後,董山帶著徐州軍趕到了壽春,距離壽春還有二十裏,南陽大營崔玨已經派出使者親迎,這次攻打壽春,南陽大營才是主力,不過因為南陽大營將士對淮南地理不熟,所以朝廷才決定由裴雲派出一部人馬支援長孫冀。不過董山和崔玨倒是舊識,兩人都曾在齊王麾下效力,數年前才各奔前程的。那個前來迎接的親衛是崔玨族侄崔放,也是董山舊識。他策馬上前,上下打量了崔放片刻,朗聲笑道:“好小子,幾年不見,你已經這麽大了,怎麽樣,戰況如何,你叔父身體如何?”

那年輕親衛也笑道:“董叔,我叔父身體很好,戰況很激烈,壽春守軍幾乎是不要性命的抵抗,叔父正覺得兵力不足,你們來了可就好了。”

董山心中一震,看來壽春這裏也不輕松啊,隨即他肅然道:“徐州大營副將董山奉淮南節度使裴將軍之命前來聽從崔將軍調遣。”

那信使見狀也正色道:“南陽大營平遠將軍崔玨,奉長孫將軍之命攻壽春,屬下崔放,奉將軍命迎接董將軍。”

兩人說罷相視一笑,董山傳令讓麾下將士先去紮營,自己帶了幾個親衛跟著崔放去陣前尋找崔玨去了。

壽春城前,煙火彌漫,三十余歲年紀的崔玨皺著眉望著前方,他本是一個相貌端正的男子,可惜容貌卻被面頰上的一道刀疤破壞無遺,董山策馬來到陣前的時候,正見崔玨用馬鞭指著壽春城上道:“令敢死營登城,從那裏上,那裏必然有敵軍大將,否則守軍不會如此頑強。”軍令傳下,不多時,一營帶著肅殺之氣的青甲軍士向壽春城奔去。董山自然知道這些是犯了軍法的軍士,或者幹脆就是充軍的囚犯,若是能夠立下大功生還,便可恢復自由之身,所以作戰之時都是奮勇爭先,最是勇猛不過,雍軍各軍中都有這樣的建制存在。

這時崔玨已經發覺董山來了,回頭笑道:“鐘離已經攻破了?我可還在這裏焦頭爛額呢。”

董山在馬上一揖道:“崔大哥,一向可好,你就別打趣我了,一個小小的鐘離我攻了五日,結果連一個重要的俘虜都沒有到手。”

崔玨奇怪地道:“怎麽,守將和鐘離郡守都戰死了麽?”

董山慚愧地道:“本來都被我俘虜了,卻是我一時火起,將他們都斬了。”

崔玨微微一愣,笑道:“這也不算什麽,裴將軍也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責怪你,多半還會替你掩飾一二,不過淮西的南楚軍果然是驍勇善戰,你的軍隊先休息一下,明日和我一起攻城,也不知敢死營能不能將那裏的守軍重創。”說罷他提鞭指向壽春城,董山也向上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