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不識張郎是張郎(第3/14頁)

便在此時,元軍第二路敗兵又到,見前無去路,便漫山遍野的四散奔逃。張無忌和徐達先後趕到,均叫:“可惜!”若是事先聯絡妥善,將元軍第二個萬人隊一齊驅入谷中,便可一鼓而殲。張無忌既沒料到元軍只分兵一半追趕,又不知援軍會來得如此神速。畢竟指揮戰陣,非其所長,“武穆遺書”上所傳戰法雖佳,但即學即用,終究難以盡會,若不是徐達、常遇春及時趕到,少林寺固然劫數難逃,而困入谷中的第一個元軍萬人隊,也終於會給友軍救出。

當下徐達號令部隊搬土運石,再在谷口加封,一隊隊弓箭手攀到崖頂,居高臨下的向谷中發箭。元軍身處絕地,無力還手,唯有找尋山石隱身躲藏。

不久常遇春率隊趕到,與張無忌會見,久別重逢,均是不勝之喜。常遇春大叫:“搬開土石,咱們沖進去將眾韃子殺個幹凈。”徐達笑道:“谷中無水無米,不出七八日,韃子渴的渴死,餓的餓死,何勞你我兄弟動手?”常遇春笑道:“總是親手殺的幹脆。”他年紀雖較徐達為長,但平時素服徐達智謀,又見張無忌附和徐達之言,當下也不再說。

徐常二人久經戰陣,每一號令均妥善扼要。張無忌自知遠為不及,即請徐常二人指揮,搜殺潰散的元兵。

這一晚少室山下歡聲雷動,明教義軍和各路英雄慶功祝捷。群雄連日在少林寺中吃的都是素齋,口中早已淡得難過,這時大酒大肉,開懷飽啖。

席間張無忌問起常遇春身子如何,是否遵照他所開藥方調理。常遇春哈哈大笑,說道:“教主,你不必擔心,老常體健如牛,一餐要吃三斤肉,六大碗飯。打起仗來,三日三夜不睡覺也不當他一回事。”言下之意,自是說不必服甚麽藥。張無忌想起胡青牛昔日的言語,諄諄勸他須當服藥保重。常遇春唯唯答應,心下卻大不以為然。

徐達滿斟了一杯酒,奉給張無忌,說道:“恭賀教主,請盡此杯!”張無忌接過飲了。徐達說道:“屬下平日欽佩教主肝膽照人,武功絕倫,不料用兵竟亦如此神妙,實是本教之福,蒼生之幸。”張無忌哈哈大笑,說道:“徐大哥,你不用恭維我了。今日大勝,一來是徐常二位大哥來得神速,二來是靠了嶽武穆的遺教。小弟實無半分功勞。”徐達奇道:“怎地是嶽武穆的遺教?還盼教主明示。”

張無忌從懷中取出一束薄薄的黃紙,正是原來藏於屠龍刀中的《武穆遺書》,翻到“兵困牛頭山”那一節,遞了過去。徐達雙手接過,細細讀了一遍,不禁又驚又佩,嘆道:“武穆用兵如神,實非後人所及。若是嶽武穆今日尚在世間,率領中原豪傑,何愁不把韃子逐回漠北。”說著恭恭敬敬將遺書交回。

張無忌卻不接過,說道:“‘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這十六個字的真義,我今日方知。所謂‘武林至尊’,不在寶刀本身,而在刀中所藏的遺書。以此兵法臨敵,定能戰必勝,攻必克,最終自是‘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了。否則單憑一柄寶刀,又豈真能號令天下?徐大哥,這部兵書轉贈於你,望你克承嶽武穆遺志,還我河山,直搗黃龍。”

徐達大吃一驚,忙道:“屬下何德何能,怎敢受教主如此厚賜?”張無忌道:“徐大哥不必推辭。我為天下蒼生而授此兵書於你。”徐達捧著兵書,雙手顫抖。張無忌道:“武林傳言之中,尚有兩句言道:‘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倚天劍眼下斷為兩截,但日後終能接上。劍中所藏,乃是一部厲害之極的武功秘笈。我體會這幾句話的真意,兵書是驅趕韃子之用,但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權,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間百姓受其荼毒,那麽終有一位英雄手執倚天長劍,來取暴君首級。統領百萬雄兵之人縱然權傾天下,也未必便能當倚天劍之一擊。徐大哥,這番話請你記下了。”

徐達汗流浹背,不敢再辭,說道:“屬下謹遵教主令旨。”將《武穆遺書》供在桌上,對著恭恭敬敬的磕了四個頭,又拜謝張無忌贈書之德。

此後徐達果然用兵如神,連敗元軍,最後統兵北伐,直將蒙古人趕至塞外,威震漠北,建立一代功業。

自此中原英雄傾心歸附明教,張無忌號令到處,無不凜遵。明教數百年來一直為人所不齒,被目為妖魔淫邪,經此一番天翻地覆的大變,竟成為中原群雄之首,克成大漢子孫中興的大業。其後朱元璋雖起異心,叠施奸謀而登帝位,但助他打下江山的都是明教中人,是以國號不得不稱一個“明”字。明朝自洪武元年戊申至崇禎十七年甲申,二百七十七年的天下,均從明教而來。

群雄歡飲達旦,盡醉方休。到得午後,群雄紛紛向空聞、空智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