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八星名諱(第2/3頁)

這話自然是客套話,蘇長安聽得出來,但也不去點破。

神族想要利用他牽制天人在人間布下的勢力,甚至想要讓他徹底平復下這個亂世,為神族爭奪天道爭取足夠的時間,已讓諸神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對天人的復仇。

但蘇長安何嘗不是在利用神族呢?

他偏安江東之地,敵人們家大業大,他同樣需要神族帶來的情報,以及各種益處去對抗那些敵人。

二者相互利用,卻又心照不宣。

“那這和我有何幹系?”蘇長安又問道。

“縱觀司馬詡這一生,他可以說是你們人族朝廷如今這般模樣的幕後黑手,他比任何人都渴望耗盡魏朝的國運,破開天門。”

“前面的每一步他都走得很對,但最後一步,只要他將朝廷的軍隊盡數耗盡在對蠻或者對蜀地的戰場上,魏朝便失了立足的根基,那被覆滅也就只是時間問題。你覺得到了這個時候,他有必要班師回朝嗎?”燭陰反問道。

蘇長安討厭這樣賣關子的聊天方式,所以他並沒有順著燭陰的話猜測的意思,反而是直截了當地問道:“那是為何?”

燭陰對於蘇長安這樣並不友好的聊天方式倒也並不在意,他笑了笑,黑白分明的雙眸中忽的閃過一道神光。

“王朝氣運,江山社稷盛五分,民心天運盛三分,剩余二分落於帝王之手。”

“帝明,則氣運不落,社稷崩塌,但國運仍在。如今江山社稷盡毀,五分氣運去了四分,民心不存,這三分已無,但帝星仍明,所以大魏氣運難斷。”

“因此司馬詡歸朝,恐怕其一所指便是斷了這最後幾分魏朝的國運,此運一落,魏朝便岌岌可危。屆時天道衰微,天門必然大開,而天人們也必將帶著邪神降臨人世。”

說到最後,燭陰的聲線漸漸變得陰森了起來。

可見對於邪神的可怕,即使是這位真神也不得不畏懼三分。

“你是說司馬詡是要去殺小皇帝?”蘇長安皺了皺眉頭,夏侯昊玉假死之後,佑安帝繼位,而西江城破時,在位不到兩年的佑安帝便在太和殿上自縊殉國,如今魏朝名義上的皇帝是那位年紀不過十七八歲的夏侯明。

蘇長安知曉的是,無論是天人還是司馬詡所想要毀壞的國運便是這魏朝國運,人族作為這方天地最富饒也是最遼闊土地的擁有著,興衰之事便關系著天道的強弱。

想要打破天人們的算計,最好的辦法便是平定亂世,中興人族王朝。

可是司馬詡想要殺小皇帝,無論這小皇帝是否還有實權,但他畢竟是人族名義的帝王,他一死,天下便徹底亂了,解釋群龍無首,又有蠻軍作亂,各方勢力必定紛紛舉旗,天下便再無寧日,而這些無異便落了天人們的算計。

所以,無論怎麽看,小皇帝都不能死。

但江東與長安數千裏之遙,就是蘇長安有心營救也是鞭長莫及。

因此他看向了燭陰,他相信若是這一切已成定局,燭陰便不會這般輕松坐在他的面前與他說這麽多無關緊要的話。畢竟說道天人,恐怕神族們比自己更要著急。

似乎也是看出了蘇長安的心思,燭陰不可置否的笑了笑,說道:“若是小皇帝那麽容易殺,以司馬詡的手段恐怕早已殺了,然後再隨意找一個替身,豈不美哉?魏朝國運未壞之前,帝皇身負紫薇星護佑,其實尋常人殺得了的?待到魏朝氣數十去七八,紫微星的護佑之力不足時,他方才能動手。當然,也就是現在。”

“可是根據我得到的消息,小皇帝照在數月前便被人從皇宮中劫走去向不明。”

“嗯?”蘇長安聞言眉頭一皺。

小皇帝被劫走了?

他實在是想不出是誰會幹這樣的事情,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麽?

“我知道你心底的疑惑,這些疑惑我同樣也有,但我確實沒有辦法為你解惑,我們的力量因為不再如之前那般有天道認可,而再無之前那般無所不能,這天下之事我們也未必能盡數知曉,更何況司馬詡本就擅觀天機,劫走小皇帝之人為了避開司馬詡的耳目自然會將有關於小皇帝的一切隱藏下來。”

燭陰這話像是忽然點醒了蘇長安。

說道擅長天機之數之人,蘇長安仔細想了想,整個大魏在這方面能與司馬詡媲美之人不過寥寥數人。

其一觀星台,太白真人。

其二南鬥蒼羽門,天機老人。

其三便是如今還躺在病榻之上未有蘇醒過來的郭雀了。

排除郭雀的可能,那麽剩下的便是太白真人與天機老人,蘇長安想了想,覺得那太白道人的機會更大。

可是這老者似乎素來與皇室親近,擄走小皇帝難道是受夏侯昊玉的指使?

但夏侯昊玉在耗盡自己王朝國運方面素來與司馬詡是穿同一條褲子的,他又怎會做出這般與自己初衷相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