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4/8頁)

神一元朗聲說道:“小闖王?哼,什麽小闖王?我們闖道之時,他還在娘肚子裏闖呢,他憑什麽來號令山陜兩省的英雄豪傑?八大王肯和他結拜,我們卻不賣這個帳!”

八大王是張獻忠,小闖王是李自成,張獻忠幾年前曾率三十六營盜黨,二十余萬人攻掠山西,敗於明總督洪承疇,余眾流入河南、河北兩省,又遭明軍阻遏,再自河南流入湖北境,自湖北又轉入四川。其時李自成亦自陜西入川,在秦嶺練兵,兩人乃結為兄弟。張獻忠在四川的勢力較大,於是李自成乃和他協定,將四川讓給他做基地,自己則回陜西。至於山西,追溯歷史淵源,本來是張獻忠的地盤,但張獻忠得了四川,已心滿意足,心想:鞭長莫及,得了“天府之國”,何必還要貧窮的山西?因此在口頭上答應李自成,讓李自成在山西發展。這便是李自成派王照希聯絡陜西、山西兩省義軍的由來。

不料神家兄弟不服,他們得知了張獻忠和李自成的協定,便去見張獻忠,力言不該將山西的地盤放棄。張獻忠被他們說動,但又不好意思毀約,便放手讓他們去攪。神家兄弟知道王照希已約了山西各路義軍首領,即將在中條山聚會。他們便在會期的前兩天,先約王照希談判,王照希風聞他們在山西活動之事,也想與他們談個清楚,便答應了。

不想二神心狠手辣,竟把力主接受闖王號令的兩個義軍首領杜五和張四殺了,還將他們的首級帶來嚇王照希。

王照希強抑怒火和他們談論,越談越僵。王照希道:“本來我們應同心合力,共圖大事,誰做首領,都是一樣。不過既然約好彼此分頭舉事,便不該奪利爭權。自相殘殺,更是不合!你們如此,我只好在後日請眾英雄公決了。”神大元怪眼一翻,哈哈笑道:“你還想活到後天嗎?”

王照希怒道:“你想怎樣?”神大元道:“你這小輩,你父親在日也不敢指責我們,你既敢無禮,我們只好請你和夜貓子、射天雕一道走了,樂得耳根清凈!”王照希喝道:“你敢!”神大元縱聲狂笑,喝道:“我為什麽不敢!”一躍而前,手臂一揮,探身直取。王照希亦非庸手,輕輕一閃,寶劍出鞘,神大元一掌劈來,王照希反手便削,神大元笑道:“娃兒,你還有什麽能耐?一並施展了吧!”猛地欺身直進,左掌裏卷內勁,橫撥劍把,讓招遞掌,右掌一沉,橫肱便撞,下削膝蓋,上擊小腹。這是“野狐拳”中一招三式的絕技,神大元心想:王嘉胤的武功與自己也不過是伯仲之間,他的兒子還能有多大能耐,這一招他絕逃不了。

豈知王照希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只見他右劍一落,橫截來勢,左手一勾,直擄敵腕,同時發出兩招,一攻一守,妙到毫巔,恰恰把神大元的絕招破解了!

神大元微吃一驚,不敢輕敵,蒲扇般的大手一撥,左手駢指如戟,一轉身便點他腦後“天突穴”,王照希聽得腦後風生,身形一矮,長劍滾地進招,化為“黑虎卷尾”的招數,徑掃下盤,神大元喝聲“好!”身子風車一轉,忽拳忽掌,忽而點穴,招招毒辣,將王照希逼得透不過氣來。

兩人一場激戰,只嚇得廟中蝙蝠驚飛,吱吱亂叫,積塵卷起,四處飛揚,加上神家兄弟的怪模樣,更顯得陰風慘慘,駭目驚心。

卓一航看了一會,只見王照希劍法雖是甚精,到底是守多攻少。那神大元出掌怪異,明明看他打不到那個方位,卻會倏然攻至,而且虛虛實實難以捉摸,卓一航也看不出其中道理。

又打了一會,神大元越攻越急,王照希縮小圈子,劍光舞得如一圈長虹,護著身軀。神一元叫道:“哥哥不要和他纏了,把他打發了吧!”神大元道:“好,你用重手法打他後心。”兩兄弟武功的路子相同,平時遇著強敵,總是一齊對敵。今夜他們因王照希是小輩,所以只出一人,誰知以一人之力,雖然亦占上風,卻是久戰不下。

神一元一上來,王照希頓時背腹受敵,險象環生,王照希拼力支撐,前遮後擋,奪路欲逃,神大元大笑道:“除非這廟中的山神顯靈救你,你想逃出,萬萬不能!”運掌急攻,將王照希迫得步步後退,漸漸移至神座之前。神一元運掌一劈,掌風所至,神幔飛揚,一縷青光,突然電射而出,神大元猝不及防,腳踝中了一劍,只聽得有人笑道:“山神來了!”

王照希叫道:“咦,卓兄,你怎麽也在這裏?”卓一航道:“先把這兩個惡賊打發,咱們再談。”挺劍直取神一元,王照希也翻身再鬥,和神大元殺得難分難解。

神一元認得卓一航,並不把他放在眼內,左臂一揮,作勢搶他寶劍,右掌倏然穿出,隨手一掃,劈他膝蓋,卓一航腳跟一旋,神一元掌勢迅速無倫,竟然劈他不中,心中一凜。說時遲,那時快,卓一航劍訣一領,青光疾閃,一招“乘龍引鳳”,乘勢反擊,只聽得“刷啦”一聲響,神一元袖子已被削去一截。還幸他閃得甚快,要不然這一劍便是斷腕穿腹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