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3/8頁)

白敏又道:“照希兄準備在會期前二三日趕到,他叫我在此等他。他還想專誠來請你老人家出山呢。”鐵飛龍掀須笑道:“我老了,不中用了,將來我這個女兒或許能助你們一臂之力。”白敏道:“她不是客氏的女兒嗎?”鐵飛龍不答,卻問客娉婷道:“他們與朝廷作對,與魏忠賢勢不兩立。你願幫助他們嗎?”客娉婷道:“只要爹說能幫,我武藝練成之後,便當隨軍效力。”白敏睜大眼睛,對客娉婷的觀感完全變了。

鐵飛龍想起以前曾想把女兒許配給王照希的往事,心中不無感慨。問道:“照希和孟小姐成親了嗎?”白敏道:“我已經有了兩歲大的侄兒啦。孟師妹個子很小,人又文靜,生下的娃娃卻又白又胖,頑皮得很,哈哈!孟師妹也很想會你老人家。”鐵飛龍道:“我也想見他們一見。”

可是到了約會前兩天,還不見王照希到來,白敏甚為焦急。鐵飛龍想了好久,道:“咱們去接他吧,白敏你的傷全好了嗎?”白敏道:“全好了。”於是三人一道登程,同往中條山去。

當鐵飛龍等人趕往中條山的時候,中條山邊,正有一人踽踽獨行,這人便是逃出武當山的卓一航。

“她還願見我嗎?她還會理睬我嗎?”這個問題在他心上打了一個大結,這個結非見到玉羅刹不能解開,因此他不管玉羅刹願不願見他,不管海角天涯,千山萬水,也一定要尋到她。

“到哪裏去尋覓她呢?”卓一航首先想起了鐵飛龍,他想:玉羅刹是鐵飛龍的義女,鐵飛龍應該知道她的消息,也許玉羅刹就在他的家中。

於是他一劍單身,迎曉風,踏殘月,穿過三峽之險,從湖北來到了四川,從四川進入陜西,又從陜西來到山西。幾個月的旅程,時序已經從木葉搖落的秋天到雪花飛舞的寒冬了。

這日他到了中條山邊,距離鐵飛龍所住的龍門不到三百裏了,天色陰霾,暮色四合,雪越下越大,卓一航想起再過兩日也許便能見著伊人,雖然朔風刺骨,寒氣侵肌,他的心頭卻是火熱,為了趕路,錯過宿頭,不知不覺之間,天已完全黑了。

山路難行,夜寒雪滑,卓一航四顧蒼茫,沖著寒風,微吟道:“雪花難冷故人心,海角天涯遙盼更情深!”話雖如此,可是到底因趕了許多天路,疲倦不堪,又冷又餓了。

山邊有個野廟,那是山民奉祀的山神廟,想是因寒冬臘月,無人進香,荒涼之極。野鳥蝙蝠,在廟中結巢避冬,見有人聲,撲撲飛出。卓一航心道:“我且與鳥獸同群,在這裏打一個盹。”

卓一航進了野廟,喝了一點冷水送下幹糧,揭開神幔,見神像背後的地方比較乾凈,便和衣臥倒。本來是想打個瞌睡,卻因太過疲倦,一躺下去便熟睡了。

也不知睡了多少時候,夢中正見著玉羅刹走來,一聲長嘯,驀然驚醒。笑聲猶自在耳,忽然變了,尤如梟鳥厲鳴,驚心動魄。卓一航奇道:“難道我做的不是夢?真是練姐姐來了了?不,絕不是她!她的笑聲絕不是這個樣兒,這麽可怕!”正想爬起,忽聽得腳步之聲,已有人進入廟內。

卓一航拉開一角神幔,張眼望去,幾乎嚇得出聲,靠著廟中庭子裏積雪所發的寒光,只見兩個面無血色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家夥,正在磔磔怪笑。兩人都是一頭亂發,又高又瘦,一模一樣!

卓一航定了定神,聽得其中一人道:“老二,咱們且嚇一嚇他,給他個下馬威!”從皮囊中取出兩個圓忽忽的東西,卓一航凝神望去,竟然是兩個首級!

說話的人把首級供在神桌上,卓一航看不見了,但聽得擦火石之聲,不久便有香煙刺目,不知他們搗什麽鬼?

過了一陣,廟外傳來了馬嘶之聲,那兩人霍然站起,怪叫道:“王兄真是信人,果然依時來了!有好朋友在這裏等你來呢!”

外面的人答道:“神老大,神老二,你們來得好早。你們還約了誰呢?不是說好只是我們先談嗎?”卓一航一聽,聲音非常熟稔,原來竟然是王照希。

卓一航平生有兩個最好的朋友,一個是嶽鳴珂,另一個便是王照希了。他和王照希雖然道路不同,卻是肝膽相照,聽了他的聲音不覺一喜,聽完他的說話,又是一驚。心道:“神老大,神老二?哎喲,莫非這兩人便是陜北二神,神大元和神一元?久聞這二人武功怪異,行事荒謬,何以王照希卻約他們在這裏相會?”

廟門開處,王照希緩緩走進,忽然驚叫起來道:“這不是夜貓子杜五和射天雕張四爺嗎?你,你們怎麽下了這個毒手!”

神大元磔磔怪笑,道:“他們不聽八大王號令,我們是迫不得已殺雞儆猴!”

王照希道:“這一定不是八大王的主意,八大王和我們的小闖王結拜了兄弟,他怎能殺我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