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寶藏迷蹤(第5/6頁)

這個理由不是真正的理由,若以人才而言,燕王朱棣精明而有魄力,較他的大侄兒強出很多,那些大臣惟恐換了個精明的皇帝,大家就沒有以前好混了,基於一點私心,他們才選擇了朱允炆。

像梅殷等這些大臣倒是真正忠於朝廷的,他們的意見雖然未被重視,但一旦決定了,他們也奉行到底,所以傳位於建文帝後,他們全心效忠建文帝,甚至不惜勢命一戰。

但是燕王的實力實在太大,建文帝又未能善用將才,舊臣太過自私,把幾個人才都擠走了,朝廷間庸才充斥,江山安得不敗。

結束了一場不算愉快的談話,也是十分大膽的談話,除非是跟鄭和,別人也沒有這麽大的膽子敢討論這些。

梅玉把三張臨摹的地圖隆重地交給了鄭和保管,同時道:“總監,這些圖交給你,大家都可以放心了。”

鄭和一怔道:“國公如此說,咱家萬不敢當,此行以國公為主,藏寶圖怎能由咱家保管呢?”

梅玉微微一笑道:“對那位萬歲爺,我是十分清楚的,他從來也沒有信任過我,把這個任務派給我,是由於大哥的推薦,而且藏寶的詳細地點,大哥也只告訴我一個人。”

鄭和嘆道:“咱家不明白,遜皇帝這麽做目的何在,既然決心交了出來,又何苦要這麽不幹脆,此舉雖是在推重國公,卻對國公全無好處。”

梅玉道:“第一,他是要我看看皇帝的誠意,假如皇帝對大哥在邊地仍未能放心,他讓我有抗拒不交之權。”

“那不是置國公於危境了!”

“大哥相信我縱有危險也不會怨他的,所以還把大嫂也遣了來,是表示與我共危難之意,他身邊已別無親近的人了,大嫂是他惟一的妻子……”

李珠在旁頗為感動。

梅玉接著道:“還有,就是他不信任別的人,他怕皇帝派去挖寶的人起了異心,若是直接吞沒倒也罷了,最擔心的將有作無,謊報上去……”

“哪有人敢如此大膽的!”

“這很難說,此行任務真正知道內情的不過三五人,如果這三五人串通好了,應是不太困難,皇帝可能會懷疑大哥交出的地點是假的,豈不太冤枉了。”

“隨行的大軍三萬人,豈是三五人能掩人耳目的。”

“隨行之人雖多,但真正進入寶窖的不過三五人而已,這種事越秘密越好,當年藏寶時,也不過才三個人……”

鄭和默然片刻才道:“國公太多心了,國公的行轅外面戒備較嚴,那是純為保護國公。”

“我需要特別保護嗎?”

鄭和道:“尋寶的消息雖然秘密,卻難保不外泄,皇帝怕有會對國公不利,所以吩咐咱家嚴加保護。”

梅玉微微一笑道:“因此,我幹脆將藏寶圖交給總監保管,免得招人眼紅。”

鄭和也只有為之苦笑,他無法再為皇帝作更多的解釋,皇帝不信任梅玉,行轅外密派偵者是皇帝親自指定的,鄭和也無權撤走,只有把話題錯開了。

好在,他們已經進入了金馬嶺高原,而且大漢山已經在望了。

大漢山是藏寶的三個人取的名字,問到當地土人則各有所名,假如光是靠地名來找地方,則恐怕要失之千裏了。

他們是率了兩百名騎兵來到了山下,來到此地之後,根據第二張圖的指示,找到了一塊像人頭的巨巖。

圖上的說明是巖旁十丈處,有細石徑可通,循徑而上五裏許,有飛凰石……

可是這指示是六七十年前的,在這幾十年中滄海變化,卻不是人力所能預料的,他們在人頭巖畔,已經找不到路了,只有遍地的粗藤荊棘,巨者如臂,細者如指,上面長滿了刺,叫人寸步難行。

他們本來叫人砍掉荊棘,理出一條路的,可是那荊條十分堅韌,運用刀斧一天下來,不過才清出丈許,假如要開出五裏來長的路,勢非一兩年不可,那不是開玩笑。

第二天,梅玉就下令停止開路,帶著李珠和姚秀姑,邀了鄭和作伴,四出探查環境,他們帶了一幅簡圖,勘查四周的地形。

梅玉想到開路既然困難重重,就得設法找找看有沒有另一條路能夠通達,反正指示的下一點是一塊形如飛凰的石頭,只要找到那塊石頭,就可以銜接上去了。

他們先沿著那片荊棘的周圍,慢慢地向前推動。

梅玉一邊走,一邊在紙上寫下什麽?

姚秀姑為他準備了一大把的炭枝和一大卷桑皮紙,一天下來也用得差不多了。

當天晚上,他們在帳中,又聚集了商量著日間所得。

梅玉忽然說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一大片荊刺是人為的。”

鄭和怔然道:“何以見得呢?”

“因為我發現這一片荊棘的目的,似乎在圍住了那座山頭,使人無法到達,在棘林的周圍有許多地方似乎有足跡來過,然後有人把荊棘的嫩枝向內彎去,使他們不再擴展出來,只圍成一片方圓約有十裏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