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乘時而興(第3/3頁)

李顯落難之時,全憑以北方世族為主的江湖高手輪番保護。“房州事件”,更在宇文朔的籌謀運計下幾盡殲來犯刺客,立下奇功。北方世族對李顯的忠心是無庸置疑,他們效忠的是李顯所代表的唐室正統,對女帝含有強烈的敵意。

故此李顯一朝得勢,北方世族的有能之士得其千載一時的機會,空群而來,成為李顯的班底,此為勢之所趨,韋妃縱然另有企圖,仍沒法逆勢而行。一天李顯尚未即位做皇帝,她仍要倚仗北方世族沒有保留的支持。

北方世族與李顯結合為一,比朝臣與李顯的關系更密切,理所當然成為了李顯集團和以張柬之為首的朝臣派系連結的中間人,而宇文朔正是將兩方拉攏的主人物,亦因而能總攬全局,成為整個反女帝勢力無名卻有實的統帥和執行者。

他的看法,就是李顯集團的看法。

龍鷹這個結論絕非捕風捉影、憑空猜測,而是基於宇文朔對自己和北幫結盟的反應,如果宇文朔不是深悉田上淵、宗楚客和武三思的關系,哪來閑情去理會江湖幫會的分分合合。北方世族的乘時而興得來不易,不容有失,故此宇文朔親身來警告“範輕舟”。

龍鷹記起宇文朔在出手狠狠教訓嶺南隊前,先讓一球,目前的情況如歷史重演,是“先禮後兵”。

張柬之等朝臣一直有當李顯掌權,立即盡誅武氏子弟的計劃,現在執行此計劃的重任落在宇文朔手上,他於決賽前找自己說話,是經過深思熟慮。

所有這些推想猜測,以閃電的高速掠過腦際,他感到對話的嚴重性,稍有失言,後果難以想象。

因著同一理由,關中隊對嶺南隊毫不留情,顯以顏色。

對著宇文朔有點像對著台勒虛雲,雖然性格迥異,但其對事物看通看透的本領,非常類近,向他們說廢話,徒令他們看不起你。

龍鷹頗有智窮計竭的感覺,這對他來說是少有的經驗,仿如身處夢魔,不論做什麽事,都是徒勞無功,這個“梁子”是結定了。

苦笑道:“正如小弟向乾舜兄說過的,現在我走的是一條沒得回頭的不歸路,沒得選擇,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我走的路該不會與宇文兄走的路匯合到一起。”

獨孤倩然美目閃閃生輝的打量他,兩人還是首次在這麽接近的距離互相注視,大有新鮮熱辣的刺激。美人兒輕描淡寫的道:“從乾舜世兄傳回來的話看,範兄該有難言之隱,原本這個並不是問題,問題在範兄的舉止行藏,處處透露高深莫測的味兒。像那天倩然察覺到你負上嚴重內傷,可是今天竟像個沒事人似的。如範兄般的人物,誰敢掉以輕心?”

宇文朔道:“範兄是明白人,曉得的事遠超我們原先對你的猜測,但不論範兄消息如何靈通,始終所知有限,故極有可能根本不知自己正在哪條路上走著。我不敢阻撓範兄的大計,卻希望範兄能將計劃延遲三年,看清楚情況。我的提議保證對範兄有利無害,很有可能日後還很感激我。”

龍鷹面對著宇文朔的“最後通牒”,一籌莫展,此君的才智絕不在自己之下,任何說話從他口中說出來,配合他的神情氣度、古偉顏容,自有一股睥睨天下、舍我其誰的派勢,不被任何花言巧語打動,顧左右而言他就是廢話。

宇文朔雙目射出利似鷹隼的神色,盯牢龍鷹,只是他眼神顯示出的力量,足令龍鷹將他安置在台勒虛雲、拓跋斛羅和無瑕那個級數。到牧場來有得有失,但樹立了宇文朔此一勁敵和他背後整個支持李顯的勢力,極可能是得不償失,楊清仁會利用此情況借刀殺人,唯一有利是武三思不會懷疑用錯人。

他奶奶的!

龍鷹先看獨孤倩然一眼,瞧到她明眸解凍,射出關切的神色,登時心中一軟,將即將出口的狠話硬咽返肚子裏去。

目光回到宇文朔處,一絲不讓和他對視,非是魔芒遽盛的眼神,而是以誠懇的目光回敬。沉聲道:“如果在這些人生路途的交叉點上,宇文兄竟發覺我們殊途同歸,那又如何?”

宇文朔表情如千古巖石般的沒丁點變化,雙目卻現出審視的神色,像能純憑觀察,識破他的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