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盧小雷的計劃(第3/6頁)

第二個問題,盧小雷提出了一個大家之前忽略的細節:派遣隊員的隱私問題。

看來,他確實對於進入雲球思籌已久。相比別人,他想到的事情多了很多。

從影像系統角度,地球所可以觀察雲球上發生的幾乎所有事情,自然包括了雲球人所有的隱私。如果讓地球所去擔任雲球的法官,一定不會有任何冤假錯案的發生。但是,了解所有隱私的上帝視角,也並不完美。因為這意味著,上帝也看得到,所有的也許並不那麽賞心悅目的事情。比如,盧小雷並不樂於觀察雲球人排泄的細節,孫斐對於她認為的盧小雷樂於觀察性行為的癖好也極端反感。這對上帝而言,也許只意味著不夠賞心悅目,可對雲球人,這就不僅僅是賞心悅目的問題了。好在,他們並不知道這件事情。對派遣隊員,曾經的上帝,現在的子民,顯然知道而且無法接受這種情況。

這的確是個問題。

所以,在計劃草案中,盧小雷制定了一個《雲球進入者權利保護守則》。所謂的“雲球進入者”,聽起來涵蓋了派遣隊員,卻並不限於派遣隊員。開會討論的時候,有人建議叫作“派遣隊員權利守則”,或者“穿越計劃權利守則”。但是,盧小雷堅持使用“雲球進入者”這樣的詞。張琦聽他說過關於意識場在地球和雲球之間任意穿梭的設想,知道他的用意。張琦覺得,這個想法在眼前看只是一個很大的腦洞,但畢竟也算是個激動人心的想法。於是,張琦選擇了支持盧小雷。這樣,第一個關於雲球社會的地球規範就產生了。不過,這個規範和雲球人沒什麽關系,僅針對進入雲球的地球人。它的主要內容並不復雜,就是將若幹雲球進入者的行為,定義為“進入者隱私”。對於這些已經定義的“進入者隱私”,任何地球人不得通過任何方式進行觀察,更加不能以任何形式進行記錄。

第三個問題,是否保存雲球目標宿主的意識場,以便等待派遣隊員返回後,再將目標宿主的意識場遷移回去?

在之前的雲球人實驗中,並沒有這樣做,但那是因為明確的技術性原因:在雲球中無法保存空體。而替代的遷移鏈的做法,已經盡量保證了最少的雲球人空體和雲球人意識場死在地球人手中。理論上,只有兩個例外。一個例外是第一個空體,老巴力的空體,必須死去。另一個例外是最後一個意識場,遷移鏈終結的那一天,從雲球解綁的最後一個意識場,因為無處可去,也只能死去。

當然,上帝的囚徒不在此列。那屬於另一個研究計劃,柳楊個人的計劃,就算是腦科學所的計劃吧,但無論如何,和穿越計劃無關。

現在,在穿越計劃中,派遣隊員占據了目標宿主的軀體。不需要用技術手段在雲球中保存空體,因此,完全可以保留雲球宿主的意識場。等待派遣隊員返回後,再將雲球宿主的意識場遷移回去。

但是,盧小雷的計劃草案不建議這樣做。

因為這樣做意味著,目標宿主將會有一段失憶的空白期,這毫無疑問會引起他自己和周圍人的關注和懷疑。並且,有可能進而對目標宿主空白期的行為,也就是派遣隊員的行為,進行更多解讀和猜測。

這不是漫無目的的技術性實驗。這個過程中,有一個真的地球人,一個派遣隊員。這種關注和懷疑、解讀和猜測,可能進一步會引起各種謠言和傳說。

謠言和傳說可能會引起雲球目標地區的混亂。阿黛爾的例子還歷歷在目,但這並不是重點。因為,一段莫名其妙的失憶期和一起單純的死亡事件相比,哪個能夠造成更大的混亂?很難說。死亡通常給周圍的人帶來更大傷害,更容易引起激憤的行為。而一段失憶期則顯得更加奇怪,更有制造謠言的空間。所以,從對雲球社會造成短期混亂的角度來看,二者的比較,不能幫助決斷哪種做法更好。

可從地球角度看,或者從雲球社會的長期角度看,就不一樣了。失憶期的產生,對將來的穿越計劃很可能造成重大的不利影響。

考慮到將來,越來越多的派遣隊員進入雲球,將有很多例非常相似的失憶事件出現。萬一碰到有心人,進行調查、對比和分析,雖然很難說就可以揭穿穿越計劃的真相,可也許會有一個正確的輪廓。或者,也許會有一個實際上完全錯誤但卻危害更大的輪廓。很明顯這有相當大的風險,對於穿越計劃的任務執行非常不利。這個推論,得到了穿越計劃研究組中一個統計學家在學術角度的支持。

這意味著,某個時刻,雲球上會多一具安靜地躺在床上的屍體,而且將來,會有更多這樣的時刻。一個雲球人莫名其妙地無疾而終,不知道雲球的地方官員會如何處理。這種做法要求目標宿主應該是像老巴力一樣,沒什麽親人,最好也沒有隊長那樣陪伴著的生命。否則,除了害一條雲球人的人命之外,還無謂地制造了很多悲傷、憤怒、臆想和謠言。所以,沒有親朋好友,或者盡量少的親朋好友,是選擇目標宿主的一個重要條件。在之前的實驗中都是這樣做的,以後也必須堅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