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 日(第3/26頁)

潛水艇在托瓦森號的後甲板上等著將他送到 900 米深的水下去。他當然本該先派機器人下去調查。讓-雅克·阿爾班及船上其他人都嚴肅地建議他這麽做。維克多號裝有性能極好的攝影機,一架非常敏感的機械手臂和迅速分析數據所必需的所有儀器。可是如果他自己下去,給人的印象就會更加深刻。企業裏的人就會明白,克利福德·斯通不是個做事虎頭蛇尾的人。

此外他不同意阿爾班的看法。他在太陽號上同格哈德·波爾曼談過載人潛水艇的旅行。波爾曼在俄勒岡沿海乘坐傳奇性的阿爾文號下潛過。每當談起此事,他的眼裏就會出現如夢似幻的神情。他說:“我看過數以千計的錄像紀錄。機器的紀錄都很感人,可是當自己坐在那裏面,親自下去,這種三維空間的臨場感—我從沒想到過會是這樣子—機器拍的根本沒法比。”

他也講過,沒有什麽機器能完全代替人類的感官和本能。

斯通陰險地笑了笑。這回輪到他了。他做得很漂亮。透過他出色的關系,很快就弄到了潛水艇。那是一艘 DR1002,美國深海工程公司的一艘深海海盜,是全新一代既小又輕的潛艇。它的球形結構上安裝有兩根機械手臂,結構裏有個完全透明的球體。內部是兩張舒適的座椅,操作設備安裝在一側。走近深海海盜時,斯通對他的選擇感到非常滿意。它系在懸臂的錨索上,架在那裏,可從底部艙口爬進去。

駕駛員是位矮胖的退役海軍駕駛員,大家都叫他埃迪,他已經蹲在艙內,正在檢查儀表。像往常一樣,每當有潛水艇下水時,甲板上就聚滿了船員、技術人員和科學家們。

斯通回頭張望,看到了阿爾班,吹了聲口哨將他叫過去。“攝影師在哪兒?”他不耐煩地叫道,“帶攝影機的那個家夥呢?”

“不清楚,”阿爾班邊走近邊說道,“我剛剛還看到攝影師在什麽地方閑逛的。”

“他應該到這裏來,”斯通發火道,“不將這裏記錄下來,我們不下去。”

阿爾班皺起眉,望向海上。天氣霧蒙蒙的,能見度很差。“有臭味。”他說道。

斯通聳聳肩,“這是因為沼氣。”

“味道愈來愈濃了。”

大海上確實彌漫著一股硫黃味。那底下一定有大量的氣體釋放出來,使得上面的氣味如此難聞。他們全都看過大陸邊坡上發生的事情,他們看到了蟲子和上升的氣泡。沒有人能夠或者願意想象,這一切發展到最後會是什麽結果,但是,如果整個大海都聞起來像有人把一車臭雞蛋倒了進去,顯然不是什麽好兆頭。

“一切都會搞定的。”斯通說道。

阿爾班望著他。“你聽著,斯通,如果我是你,我會放棄。”

“什麽?”

“不堅持下潛。”

“胡說!”斯通憤怒地轉過身來。“那位該死的攝影師在哪裏?”

“太冒險了!”

“廢話。”

“而且氣壓在下降,降得很低。我們會遇上風暴的。”

“難道還要我向你解釋,風暴對潛水艇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嗎?別啰唆,我們下去!”

“斯通,你這個傻瓜!你為什麽非要這麽做?”

“因為這樣我們才能更快更清楚地掌握情況。”斯通教訓他道,“我的天,讓,請你別這麽愚蠢好不好。沒有什麽能讓潛水艇服輸,更別提幾只蟲子了。艇下潛 4000 米深……”

“在 4000 米的深度外殼會被擠壓凹陷的”,阿爾班無奈地糾正他道,“這艘潛水艇只允許下到 1000 米。”

“我知道。那又怎麽樣呢?我們要下到 900 米,誰說 4000 米了?我的天,到底能發生什麽事呀?”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海底發生了變化,愈來愈多的氣體進入噴流柱裏。聲呐測不到工廠的位置,我們根本不知道下面出什麽事了。”

“也許有什麽掉了,或者斷了。最糟糕的就是我們的工廠有一塊脫落了。這種事會發生的。”

“是的,也許。”

“好吧,你的問題在哪裏呢?”

“問題是一台機器人就可以做到”,阿爾班激動地說道,“可是你卻一定要扮演英雄。”

斯通用兩只手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只有靠它們才能真正分析出了什麽事。你懂嗎?去到現場。要想解決問題就得走過去,抓住它。”

“行。你說了算吧。”

“好了,我們什麽時候下去?”斯通看看手表,“啊,再過半小時……不,二十分鐘。好極了!”

他朝潛水艇裏的埃迪揮揮手。駕駛員擡擡手回應,重新檢查控制台。斯通笑了笑。

“你到底還在擔心什麽?我們有所能找到的最好的駕駛員。必要時,我自己會操縱這玩意兒。”

阿爾班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