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險 第十三章(第2/4頁)

他們到達了昨天曾經到過的地方。這裏到處都是陶土,完全可以用來制造磚瓦。只要用沙子濾掉陶土中的雜質,然後把陶土做成磚頭的形狀用柴火燒一下就算完成了,所以這項工作並不是很困難。

磚坯一般都是用模子壓,可他們沒有模子,所以工程師只能用手。整整兩天的時間裏他們一直在做這件工作,他們把陶土浸泡在水裏,手腳並用地調和好陶土,然後把它們一塊一塊地按照大小一致的標準分出來。其實一個熟練的工人,就算沒有機器,用十二個小時也可以做出來十萬塊左右,可林肯島上的這五個制磚工,兩天時間還沒有做出來三千塊。他們一塊挨一塊地將制成的磚排在一起,等過了三四天完全燒幹了,就可以用來砌爐子了。

4月2日那天,史密斯找到了日出的準確方位,由此測定了海島的方向。其實在前一天,他就已經準確地記下了太陽落到水平線下面去的時間,而且在這其中還考慮到了折射差。這天早晨,他同樣精確地把太陽升起的時間記錄了下來。從太陽升起到落下一共有十二小時二十四分。所以在太陽升起六小時十二分的時候,一天的太陽應該正在通過子午線,這時候它就在天空的正北方(1)。

賽勒斯等到上述時間一到就把這一點記下來,並且找到兩棵可以和太陽連成一條直線的樹,他就借助這兩棵樹來確定方位。他一個人默默地做著這個工作,就這樣他找到了當地永恒的子午線。

居民們在爐子做好以前的兩天裏搜集到了大量的燃料。他們砍下了林間空地附近的所有樹枝,還把所有掉在樹底下的枯枝也撿了回來。托普獵回了一只豪豬,雖然這只豪豬的肉並不是很好吃,然而它身上豎滿了非常寶貴的硬刺。箭頭上裝上這些硬刺,再找一些美冠鸚鵡的羽毛加上去,射起來更準確。因此潘克洛夫有了幾打帶著尖頭的箭,打獵也變得順利起來,很快,通訊記者和赫伯特就成為了技術嫻熟的神箭手。從此以後,“石窟”裏的各種野味開始大量增加,比如水豚、鴿子、刺鼠、松雞等等。他們的獵物好多都是在慈悲河左岸的森林地帶獲得的,他們把這部分森林叫做啄木鳥林,潘克洛夫和赫伯特當初第一次來這裏探險的時候,曾在這裏追逐過一只啄木鳥。

他們大多數時候都是在這些野味還新鮮的時候就把它們吃掉了,可也會留下一些水豚的腿。他們先把水豚腿用清香的樹葉包裹起來,然後放在柴火上熏烤。雖然這是一種非常有營養的食品,可他們每天都在吃著烤熟的食物,總是很希望火爐上也能有熬湯的聲音。當然,這個願望必須得等到火爐制造出來以後才能夠實現。

這幾次他們都是在離制磚場不太遠的地方打獵。有一次,獵人們在路上發現了大動物新近留下的足跡,這些動物的腳爪都很有力,但是他們沒有認出是什麽野獸。於是賽勒斯·史密斯要求大家以後要盡量謹慎,森林裏可能有很多野獸。

他的指示沒有錯。有一天,吉丁·史佩萊和赫伯特果然撞見了一頭野獸,它的樣子和美洲豹很像。幸運的是它並沒有撲向他們兩個,否則他們就算是能夠僥幸逃脫,也免不了因此受到重傷。吉丁·史佩萊決定,等有了一件如潘克洛夫想要的獵槍那樣的正式武器,就去拼命幹掉荒島上所有的野獸。

這幾天他們沒有對“石窟”進行整修,因為工程師希望能找到一個更方便些的住所,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自己修建。他們只是在通道的沙地上鋪了一層地苔和枯葉,工作累了以後,就睡在這原始的床鋪上。

他們計算了一下在林肯島上度過的日子,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就保持了每天記日志的習慣,4月5日星期三,他們記錄下,這是風暴把遇難者們拋棄在海岸上以後的第十二天。

4月6日,天剛剛破曉,工程師和他的夥伴們就在林間空地上集合了,他們要在這裏燒制磚頭。這通常都是在露天的地方進行的工作,大窯是由凝結的磚坯砌成的,然後再用這個窯來燒磚。他們在地上放著捆好的木柴,燃料的外面成排地圍好已經幹了的磚坯,把它們圍成一個立方形,又在立方形的最外一層開了幾個通氣孔。整整一天他們都在進行這項工作,一直忙活到傍晚才給柴捆點火。當天晚上他們誰也沒有睡覺,全都小心翼翼地照顧著柴火,防止它熄滅。

磚在燒了四十八個小時以後,終於成功了。在等待熱氣騰騰的半成品冷卻下來的時間裏,賽勒斯·史密斯帶著納布和潘克洛夫去湖的北邊,用一個樹枝編成的筐子從那裏裝了一大批石灰石和普通的石頭回來。它們經過加熱就會分解成一種濃度很高的生石灰,生石灰的體積經過沸化就會大大膨脹起來。它們質地純粹,至少跟白堊或碳酸鈣燒成的相同。要制造出上等的灰泥,只要把石灰和細沙攪拌在一起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