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九章 麥哲倫海峽(第4/4頁)

1581年,西班牙人薩門多帶著400名移民到這兒定居,建立了殖民地聖·菲利普城。許多定居者因為極度的嚴寒和饑餓紛紛死去。1587年當加文地施號戰艦來到這裏時,發現了最後一名幸存者,他在這片淒涼的廢墟上苦苦掙紮了6年,當時已是奄奄一息。

日出時分,鄧肯號開始沿著這荒涼的海岸行駛,穿越在一道道狹窄的山峽中。兩岸樹林茂密,櫸樹、榛樹、楓樹等混雜地生長在一起。密林中不時地會突然冒出一個個山嶺,青蔥翠綠、山花爛漫,遠處還可以望見布克蘭紀念塔,它高高地矗立在叢林的上空。鄧肯號又穿過了聖尼古拉灣口,該海灣原來是由布甘維爾命名為“法國人灣”。海灣遠處還可看見一群群海豹和鯨魚在嬉戲,那些鯨魚看上去體積巨大,因為從3海裏外都能看見它們噴水柱。接下來,船繞過佛羅瓦德角,角上還密布著尖尖的殘冰。海峽對岸的火地島上6000英尺高的薩門多峰巨石嶙峋,真是“仰見突兀掌青天,雲帶環山白系腰”,看上去活像是空中群島。

到了佛羅瓦德角,美洲大陸才算真正到了盡頭,合恩角不過是位於南緯56度荒涼海域中的一塊大巖石而已。繞過尖端,海峽就窄了許多。一邊是不倫瑞克半島,另一邊是德索拉西翁島,德索拉西翁島是個長形的島,兩邊有成百上千座小島環繞,宛如一條大鯨魚擱淺在一片鵝卵石灘上。如此支離破碎的南美洲末端就是這樣,與非洲、大洋洲和印度那些整齊清晰的尖端相比截然不同。伸入兩大洋之間的這一大土角,不知當年是一場什麽樣的天災,使它變得如此破碎。

在這片肥沃的土地背後,是連綿不斷的光禿禿的海岸,一片荒涼。鄧肯號順著那條任意曲折的航道轉來繞去,準確無誤地向前行駛。它噴出一團團白色的濃煙,與海霧摻雜在一起,漂浮在藍色的海面上空,又增添了一道靚麗的景色。海岸上有一些西班牙人開設的商行,鄧肯號在駛過這些商行時並沒有減速。過了塔馬爾海角後,峽道變寬,船有了旋轉的余地。這時,鄧肯號靠近南岸行駛,繞過了納波羅群島陡峭的岸壁,36小時的航行後進入了海灣,最後,它望見了德索拉西翁島最末端的皮拉雷斯角突然崛起的巉巖。呈現在鄧肯號面前的是一片藍色的海洋,綠水盈盈,波光閃爍。雅克·巴加內爾激動萬分,揮動手臂,盡情地歡呼,如同麥哲倫當年在他的那條三位一體船被太平洋上的微風吹得傾斜時的心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