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九章 麥哲倫海峽(第3/4頁)

“不一定。”

“為什麽呀?巴塔哥尼亞人肯定是存在的呀。”海倫娜夫人說。

“夫人,那倒不一定,眼見為實。”巴加內爾懷疑說。

“至少,巴塔哥尼亞這名字總不完全是想象出來的吧?巴塔哥尼亞一詞來自於西班牙文巴塔哥(patagon),在西班牙語中,‘巴塔哥’是‘大腳’的意思!巴塔哥尼亞人既然被稱為‘大腳板人’,這說明他們肯定是存在的。”

“啊,名字並不重要,”巴加內爾回答說,他好像是故意固執己見要引起爭論似的,“說實在的,人們並不知道這些人究意是不是就叫這個名字!”

“怎麽講?”哥尼納凡反駁道,“少校,你了解是怎麽回事嗎?”

“我不懂,”麥克納布斯回答說,“我對那玩意兒不感興趣。”

“您應該聽說過吧,那麽,就管你叫漠不關心少校吧,”巴加內爾接著說,“這地方的土著人被稱為巴塔哥尼亞人,那是麥哲倫給他們取的名字,而火地島土著則稱他們為提爾門人,智利人稱他們為高卡惠人,卡門殖民者稱他們為特惠爾什人,阿羅加尼亞人稱他們惠立什人,旅行家布甘維爾稱他們為壽哈,法爾克納稱他們為特惠爾黑特!他們自己稱依納肯,‘依納肯’就是‘人’的意思。我想請問你們,這樣多的稱謂,你能弄得清嗎!更何況,一個民族有這樣多的名稱,那麽,我們應該置疑這個民族是否真的存在。”

“好大一番論證呀。”海倫娜夫人說。

“我們姑且承認他這番論證,”哥尼納凡爵士說,“雖然巴塔哥尼亞人的名稱頗有問題,但我想您總不能不承認,他們的身材高矮至少是大家公認了的吧!”爵士對地理學家說。

“關於他們身材的說法,我認為是大錯而特錯的,根本站不住腳。”巴加內爾回答說。

“他們個子高大。”哥尼納凡說。

“誰知道呀!”

“那是不是很矮小呢?”海倫娜夫人問。

“他們是高是矮,誰也不敢肯定。”

“那就是不高不矮啰?”麥克納布斯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我也不太清楚。”

“您這太離譜了,”哥尼納凡說,“那些曾親眼見過巴塔哥尼亞人的旅行家談起過他們。”

“說自己曾見過巴塔哥尼亞人的那些旅行家都說法不一,各執一詞,”巴加內爾打斷爵士的話說,“麥哲倫說自己的頭還達不到巴塔哥尼亞人的腰。”

“對呀!這就說明他們的身材相當高大呀!”

“是呀,可是德勒克卻說最高的巴塔哥尼亞人也沒有普通的英國人高。”

“啊!和英國人比是有可能,”少校帶著鄙視的口吻反駁,“和蘇格蘭人就沒得比了!”

“加文迪施非常肯定地說,巴塔哥尼亞人不僅高大而且強壯,”巴加內爾又說,“霍金斯說他們是巨人,勒美爾和束騰說他們身高11英尺,你信誰呀?”

“這不就對了嗎?這些人的話總是靠得住的呀。”爵士說。

“是的!但伍德、拿波羅和法爾克納卻說巴塔哥尼亞人是中等身材。那位著名的地理學家拜倫、傑拉爾德、布甘維爾、瓦立斯和卡特萊都說巴塔哥尼亞人身高6.6英尺左右。而了解該地域概況的學者多比尼先生說他們是中等身材,平均身高在5.4英尺,他們的話也不可不信吧?”

“在這些相互矛盾的說法中,哪種說法更接近事實呢?”海倫娜夫人問道。

“比較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這樣,夫人,”巴加內爾說,“巴塔哥尼亞人腿短,上身長。所以有人開玩笑說巴塔哥尼亞人坐著6英尺高,站著只有5英尺高。”

“哈哈,這話太有意思了,我親愛的地理學家。”哥尼納凡笑著說。

“更好的解釋是,他們這些人並不存在。這樣一來,各種矛盾的說法就統一了,”巴加內爾又說,“為了結束這場論戰,朋友們,我現在要補充一句使大家寬心的話,那就是,麥哲倫海峽漂亮極了,就是沒有巴塔哥尼亞人,它依然很美麗!”

此刻,鄧肯號正環繞著不倫瑞克半島航行,兩邊風景如畫,美不勝收。它繞過格利高裏角後又行駛了70海裏,把奔德亞利拿大監獄拋在右舷之外了。這裏有一大片森林,智利的國旗和教堂的鐘樓在樹林上空時隱時現。海峽兩岸巉巖林立,危巖斷壁,千姿百態,秀麗壯觀。接著是千山綿亙,山勢高聳入雲。山巔終年白雪皚皚,山腳林海莽莽,層巒疊嶂。西南面的塔爾恩峰高達6500英尺,峰巒高聳。夜幕降臨,黃昏的暮靄緩緩消失在群山峻嶺之中。陽光不知不覺地融化成各種柔和的色彩,飄渺在空中。天上漸漸星星密布,寒光四射。南極的星座給航海者指引著航道。在這朦朧夜色下,星光替代了海岸上文明的燈塔。沿途海灣眾多,易於停泊,但鄧肯號沒有拋錨,大膽地繼續它的航程。有時,帆架上掠過那俯臨在水面上的南極櫸的樹枝;有時,螺旋槳拍擊著巨大水波,驚醒了各類水鳥。不一會兒,眼前出現了幾座坍塌的建築物,夜色中望去,顯得格外龐大。這些殖民地的殘垣斷壁向那片富饒的海岸和獵物繁多的森林地帶表示抗議。此刻,鄧肯號正在饑餓港前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