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玉鐲(第3/4頁)

康氏抱著她哭了好一會兒,又是心疼又是憐憫。

宣平侯拳頭握得死緊,恨不得要殺人。沈氏哭暈過去幾回,自責自己出門不看日子遇到這樣的禍事。

“別多想,好好休息。”這是宣平侯對裴元惜說的話。

裴元惜有話同他說,父女二人去到前院書房。兩人關門密談許久,外人不知他們談些什麽。出來後宣平侯臉黑如鍋底,急匆匆出府。

她望天苦笑,已經能想到自己在世人口中會是什麽樣子。

名聲好與壞,關系到一個女子的後半生。她再是不在意名聲,也不想後半生被名聲所累。然而事情已出,煩惱都是徒勞。

快到內院時,遇到裴濟和沈長寅。

沈長寅是來找她的。

裴濟一時無話,他心裏很難受。身為一個兄長,他希望自己的妹妹能得遇良人,透過那些風言風語看到妹妹的好。

而沈世子,無疑就是那個人。

能在這樣的情況下還不改變心意之人,他覺得是個值得托付的人。再者昌其侯府是妹妹的外祖家,他相信昌其侯府會善待妹妹。

他走到一邊遠遠看著,把空間留給沈長寅和裴元惜。

“二妹妹你別難過,這事錯不在你。”沈長寅目光溫和,“世人都愛傳是非,那些是非傳來傳去總有一天會消散,你別放在心上。”

裴元惜微微一笑,“多謝世子表哥關心,我不會在意的。若論名聲,我被世人議論的也不會只這一出。我曾經癡傻,後又有李姨娘侄子的那件事情,現又有當街被人挾持一事。單單拎出一件來說,我的名聲都好不了。”

沈長寅何嘗不知這些,對於一個姑娘來說事情確實很糟糕。

他曾向母親透露過心意,母親一直含糊其辭。他知道母親有母親的顧忌,便是祖母都有顧忌的地方。

只是在他看來,二妹妹並沒有錯處,錯的是那些別有用心之人。

“二妹妹最近可有習字?”

“有的。”裴元惜回答。

“那就好,習字能讓人靜心凝神。二妹妹若是心有困擾,不妨多寫寫字。”說到這裏他的臉色漸泛起紅暈,“不知何時能與二妹妹一同練字研習。我…甚是期待。”

裴元惜面色略怔,這便是含蓄的表白吧。

只可惜,此事不由他,亦不由她。

兩姓結親,結的不是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兩個家庭之間的同盟與互惠互利。她名聲已然不佳,不會是昌其侯府的選擇。

“世子表哥於我而言如親兄長一般,自是可以一同練字研習。”

沈長寅臉上的紅暈褪去,二表妹是不願意?

他向來自傲,出身才情皆是同輩中人的翹楚。他相信裴元惜聽懂他話裏的意思,也明明白白聽懂這句拒絕的話。

為什麽?

“二表妹,你…”

“世子表哥,萬事隨緣,能有兄妹緣份我已是感激不盡。”

沈長寅沉默了,二表妹如此聰慧定是看出祖母和母親的不願意。不過他相信祖母和母親都是他最親近之人,她們最終會順他的心意。

“我必不會讓二表妹失望。”

裴元惜不置可否,行禮告別。

世子表哥一生順風順水,怕是還未經歷過任何的挫折。若是兩人不是表兄妹,她或許會有所期待。畢竟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情,世子表哥都是上乘之選。

只是她有預感,自己所背負壞名聲肯定遠不止這些,或許還有更多。世子表哥現在說不在意,未必以後還會不在意。

樹欲靜而風不止,事情遠遠還沒有到結束的那一天。那害她們母女的背後之人還未揪出,誰知道等待她的還有什麽。

劍在喉,刀在頭。

她沒心思在意名聲,更沒有心思去想兒女情長。

宮前街發生的事情傳得極快,又玄乎又驚險。別說是親身親歷之人,便是道聽途說的人都不由替她捏把汗。

有人說她實在是命運多舛,有人說她時運不濟,還有人說她命犯小人。眾說紛紜,說什麽的都有。

當然有人說她,必有人私下議論公冶楚。

公冶楚獨斷專行,其權勢遠遠淩駕於景武帝之上。有人擔憂有人愁,一個個嘴上不說心裏明鏡似的。

遲早有一天,這天下要姓公冶。

姓不姓公冶商行不在乎,他本來就姓公冶。他在乎的是爹對娘的態度,他沒指望爹娘現在就相親相愛,但他想不到爹會為了捉拿程禹,竟然以娘為餌。

他在都督府裏氣得跳腳,一把鼻涕一把淚哭得好不傷心。好在書房的門緊閉,裏面只有他們父子二人。

公冶楚眉頭緊緊皺頭,頭隱隱作痛。

“爹,你怎麽有讓娘涉險?你怎麽能這樣?她要是出了什麽事,你怎麽辦?我怎麽辦…嗚嗚…”

“陛下,你多此一慮。”公冶楚扶著作痛的額頭,“在臣的眼皮子裏下,臣讓人生就生,讓誰死就死。想生的死不成,想死的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