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爆炸與逃離(第2/7頁)

“這一篇文章,看上去條分縷析,實際上幾乎全是由謠言組成。”盧文釗對恩諾斯說,“只要稍微查一查,就能知道休伯萊恩·懷斯曼活到了2055年,賈邁勒·比爾·格林是全球科技志願組織創始人之一,莉莉婭·沃米前幾年還在網絡上破口大罵科技倫理管理局。你說,是什麽人在背後編造這樣低級而惡毒的謠言呢?這樣漏洞百出的謠言,誰會相信呢?”

“你低估了謠言的危害,也高估了人們辨識和抵抗謠言的能力。謠言謠言,本就不是以真實的內容為傳播對象;相反,虛構、編造、篡改、以偏概全才是。從某種程度上講,謠言比真實的內容更容易傳播。”恩諾斯嘆息道,“還記得上次浩劫是怎樣開始的嗎?鐵族只是奇襲全球核武器,卻造成了全球範圍的大崩潰、大破壞、大逃亡、大饑荒、大瘟疫,然後是30億人的大規模死亡。你應該知道,這些死亡,絕大多數是人類自己造成的,鐵族不過是推倒了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此起彼伏的謠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類現在對於謠言的抵抗能力提高了嗎?沒有。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其實一點兒也沒有進步。我甚至覺得,量子寰球網使得謠言的傳播更加廣泛、更加快捷了。與50年前相比,作為一個整體,人類抵抗謠言的能力不但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鐵族在等待人類被謠言所擊破?”盧文釗問道。

“鋼鐵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何況,地球同盟根本就不是什麽鋼鐵堡壘。瑪蒂爾達死在火星後,歐洲地區就失去控制;塞繆爾發現做不了地球同盟的元首時,毅然撕破臉皮,北美洲地區陷入動蕩;倫納德為了實現南方文明的夢想,不惜背後捅刀,在關鍵時刻宣布獨立自保——現在地球同盟還能控制多少地區?更何況,天上還高懸著立方光年號這麽一個超乎想象的毀滅機器!”

恩諾斯說的是事實。盧文釗回想著當初“死亡掃帚”高懸在火星軌道上,隨時可能砸落時,火星人的諸般感受。那件事情並未過去多久,此時想來宛若昨天,而地球人此時的感受應該更為深刻。

在這種情況下,又會產生多少謠言在網絡上傳播呢?傳播之後又會有多少人按照謠言來行動呢?盧文釗一邊想,一邊瀏覽網頁。一個標題突然跳進了他的眼眶:《著名詩人印林被證實是安德羅丁,群眾一擁而上將其打死》。這不就是幾個月前我在《地球之聲》曾經想要編造的新聞嗎?真的變成真的了,還是又是編造的新聞?他急忙切入新聞,內容卻極少,只比題目多幾個字,並沒有提供更多的信息,根本就無助於判斷新聞的真偽。他只能徒勞地長嘆一聲。

02.

作為對忠誠無畏的碳族軍團的嘉獎,碳族軍團全體陸戰隊員獲準分批參觀立方光年號。據說,這是第一中隊中隊長洪之鋒(他在月球戰役後從副中隊長升的職)的建議,獲得了鐵族的一致同意。

參觀過立方光年號的陸戰隊員都感嘆不已。他們描述立方光年號最多的詞語,第一是“震撼”,第二是“震撼”,第三還是“震撼”。有的說:“我都不知道該怎麽描述看到立方光年號內部的感受了,只覺得整個人都呆住了,所有的詞語在它面前都顯得蒼白而無力。”有的說:“不說別的,單就那面鏡子,就是那面立在指揮中心的超大鏡子,把地球的每一個平方都顯示出來了,人類騎著馬兒跑上100年也趕不上。”有的說:“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反正我是注意到了,鐵族對咱們還是挺尊敬的,至少沒有把咱們當敵人看,我想我們是站在碳鐵之戰中勝利的那一方。”

盧文釗用心聽著,他心裏也滋生出去參觀立方光年號的迫切願望。他早就有了解鐵族的想法,但一直不得其門而入。參觀立方光年號,就算是走馬觀花,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第六中隊參觀回來,個個滿面春光。他們獲準參觀了立方光年號的武器系統。“真厲害,發射一次,居然連太陽都可以熄滅!”他們激動地說,就好像那威力巨大的武器是他們制造的,為他們所有。再問,他們卻不肯細說。“保密。”他們帶著某種神秘,驕傲地說。

盧文釗心中膩歪,但想去參觀立方光年號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終於輪到第七中隊了。鐵線拳發來通知:第七中隊獲準參觀立方光年號的動力系統,一個小時後出發。隊員們頗有些失望,他們更想參觀武器系統,指揮系統也行,但動力系統……有幾個人想參觀呢?盧文釗不這麽想。動力系統,沒有它,立方光年號也就是一個巨大船塢;那麽,到底是什麽在驅動156千米長的立方光年號在五天的時間裏從火星跨越數億千米來到地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