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風中的女王(中)

於是,這一天旅途中的剩下幾個小時裏,湯因比大使就絮絮叨叨地向伊麗莎白女王介紹了最近這幾年發生的很多事情。當然,其中說得最多的,還是要數英國本土在這幾年裏遭遇的空前浩劫和煉獄慘狀。

——第三次世界大戰初期鋪天蓋地的原子彈核爆,不僅讓大不列顛島上的一座座城市相繼變成輻射鬼域,還徹底摧毀了整個英國的工農業基礎設施。當戰火從歐洲暫時熄滅,核爆和轟炸告一段落之後,幸存下來的英國人就悲哀地發現,他們已經沒有了電力、自來水和鐵路交通,生活狀態倒退回了工業革命之前。

更要命的是,由於戰爭時期的航運斷絕,從一九四六年末開始,就再也沒有加拿大的小麥、阿根廷的牛肉和美國的雞蛋粉輸入英國了。而英國本身在戰前的糧食自給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隨著各種基礎設施的崩潰,殘存的英國農民不僅沒有了化肥、農業機械、灌溉設施和專業良種,甚至連拉犁的騾馬都被政府和軍隊征用走了絕大部分,從而導致了農產品產量的進一步暴跌,怎麽看都已經是要大批餓死人的節奏了。

事實上,早在伊麗莎白女王離開不列顛前往蘇聯投降的時候,島上的軍民就已經開始為爭奪生活物資而互相展開流血廝殺……進一步雪上加霜的是,由於連番核打擊給冰島地殼的“按摩”,誘發了冰島火山的大噴發。進入大氣層的巨量火山灰,又在接下來給全世界帶來了兩個“無夏之年”,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農業糧食生產都造成了毀滅性的重創。跟冰島隔海相望的大不列顛群島,自然也無法幸免——於是,在核爆和騷亂中殘存下來的英國人,好不容易扛起鋤頭在地裏播下了種子,隨後迎來的卻是氣候異變,連續兩年莊稼幾乎顆粒無收。而饑民之間的各種互相廝殺和流血沖突,更是進一步浪費了僅有的食物儲備,增加了死亡人數。結果,等到今年天氣逐漸恢復正常的時候,大不列顛島上的農夫早就已經餓死凍死得差不多了。

即使有人還沒凍死餓死,他們也已經在之前的兩個災年裏,吃光了身邊包括種子在內的一切能吃的東西,哪怕到了今年開春的時候想要進行播種,也沒有了可供播撒的種子,更沒有了可供拉犁的牲口。

而於此期間,那些在蘇聯核打擊之中幸存下來的英國城市,也因為食物斷絕而相繼走向了陌路。比如躲過了核爆的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就在三戰爆發的一年後毀滅。根據蘇聯海軍陸戰隊在戰後登陸偵察的結果,目前的愛丁堡已經空無一人,被徹底廢棄。但卻發現了一些曾有食人族在城內吃人的證據,令人不寒而栗。

——很顯然,愛丁堡的這些“食人族”曾經應該都是文明人,都是被生存壓力而逼迫得突破下限的……

總而言之,目前的英國,已經差不多倒退回了一千多年前的亞瑟王時代,一樣的黑暗和動蕩,一樣的貧瘠和匱乏,但卻沒有賢王與騎士,也沒有仙女和巫師,只有輻射和匪徒……那些輝煌一時的城市,就算還沒有變成了輻射廢土,也已經是遍布著殘垣斷壁和焦黑彈坑。哪怕是鄉下的莊園,多半也已經被劫掠一空。很多郡縣都成了徹底的無人區,許多幸存者躲在險要的山洞、堡壘、孤島和隱秘的森林裏,幾乎成了野蠻人。

按照湯因比的粗略推測,如今的大不列顛島上估計只剩下了一兩百萬人口,比羅馬時代還要少……

對於這一切慘絕人寰的景象,鐵石心腸的蘇聯人卻視若無睹,只是為了保證多佛爾海峽的通行安全,在樸茨茅斯港對岸的懷特島上設立了一個哨所,然後就坐觀大不列顛島一步步淪入饑饉與死亡的地獄。

結果,等到三戰結束的時候,大不列顛島已經相當於是進入了彌留之際,再也搶救不過來了。

更何況,蘇聯這個未來的世界領袖,似乎根本就沒有治病救人的打算……

……

“……上帝啊!偉大的不列顛帝國竟然……竟然變成了這樣?簡直比上個世紀的愛爾蘭大饑荒,還有中世紀的黑死病,都要更加殘酷上無數倍啊!我仿佛看到了古羅馬帝國崩潰的歷史在重演……”

伊麗莎白女王揉著額頭,滿臉崩潰地呻吟道,“……難道就沒人關心和憐憫一下這個島國的人民嗎?”

“……陛下,您忘了嗎?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事件是什麽?是世界大戰啊!蘇聯人,美國人,日本人,全世界絕大多數人的視線,都在關注著全球各條戰線上決定世界命運的軍事行動。所有其他的事件與這場戰爭相比,都顯得相形見絀了,其中自然也包括發生在大不列顛島上的文明崩潰和人道主義災難……”

“……也就是說,大家都在忙著殺人,沒有誰顧得上救人?即使要救……也得先救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