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英倫浩劫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三日清晨,英國首都倫敦郊外

一支前呼後擁、戒備森嚴的車隊,在黎明的薄霧之中緩緩駛出倫敦,行駛在因為是戰爭時期而車輛格外稀少的空曠公路上,直趨倫敦西南方四十公裏外的皇室禁地溫莎堡而去。

出了倫敦市區之後,沿途景色盡是一派歐式田園風情。平整的硬質路面兩旁都是嫩綠色的草坪,一群群的牛羊在上面悠閑地漫步。遠一些的地方還散落著小片的蔥郁森林和寧靜的水塘湖泊,以及屬於英國富豪貴族們的莊園別墅。在那些寧靜的小鎮裏,時而可以聽見尖頂小教堂的鐘聲在悠悠回蕩。

然而,盡管四周都是仿佛從油畫裏走出來的優美風景,車中的溫斯頓·丘吉爾首相卻根本無心欣賞。

此時,他正面對著從政生涯以來最大的危機!而大英帝國也在面臨著兩個世紀以來最大的災難!

——二戰的硝煙尚未散去,更加恐怖的三戰就已經轟然爆發。

對於已經在二戰中耗盡了國庫和民間財富,打光了整整一代年輕人,並且丟光了絕大部分殖民地的大英帝國來說,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了……更何況,在這場始料未及的三戰之中,大英帝國在最初就是開局不利,丟掉了至關重要的斯卡帕灣大艦隊和直布羅陀要塞——沒有了海軍的大英帝國,還能剩下些什麽?

盡管如此,正所謂虎瘦雄心在,不管大英帝國眼下再怎麽落魄,也不能連應戰的勇氣都沒有吧?

畢竟,就算是當年的大清帝國,也沒有窩囊到這份上——雖說跟列強是打一仗輸一仗,但好歹還是硬著頭皮打過幾場,還沒腎虛到連打都不敢打就直接無條件投降的地步。真要落到這等天地,可就太沒面子啦!

所以,在蘇聯率先宣戰之後,倫敦的國會上下兩院還是硬著頭皮對蘇宣戰——接下來,雖然中國、朝鮮、日本、越南、德國、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西班牙、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奧地利、南斯拉夫、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瑞典、芬蘭、挪威的社會主義政權也一起向美英宣戰,但美英雙方都不承認這些社會主義國家的合法性,也就是不承認這些國家的存在,所以倒也省去了一大堆的宣戰聲明。

可是,跟一戰和二戰的時候完全不同,這場三戰從開戰之初,英國高層就已經嚴重缺乏信心了。早在宣戰的時候,很多人就已經只剩下嘴巴還算硬,哪怕是丘吉爾這個好戰狂人,也是非常非常的心虛。

沒辦法,連續六年多的戰爭,已經把大英帝國最後一點兒家底給敗得幹幹凈凈。戰前不列顛本土的四千六百萬人口,已經死掉了最起碼十分之一,而且還是以作為主要勞動力的精壯男子為主。超過三百萬英國妹子眼看著就要當老姑娘和小寡婦。而曾經傲視全球的皇家海軍和橫行七海的商船隊,也都已經基本不復存在。

到了一九四五年,為了保證軍隊的兵員補充,丘吉爾領導的戰時內閣只好一邊捏著鼻子大規模征召女兵,一邊從非洲殖民地征集阿拉伯人和黑人參軍入伍——否則就真的要讓童子軍去跟布爾什維克打仗了!

結果,因為被迫調動大批黑人軍隊守衛英國本土,面對這些器大活好英姿颯爽的精壯黑人小鮮肉,無數寂寞饑渴的英國寡婦和老姑娘紛紛陷落,與之勾搭成奸,很快就搞出了一大堆黑白混血兒,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社會倫理問題……輿論洶洶之下,丘吉爾領導的戰時內閣當真是焦頭爛額,卻又不敢下狠手彈壓黑人部隊——不列顛本土已經沒剩下多少能打的男子漢了,如果再來一場“黑奸夫之亂”,後果只會是雪上加霜。

總之,在三戰全面爆發之前,大英帝國就已經成了一艘四面漏水的破船,在新時代的狂風巨浪面前,當真是隨時說翻就翻。哪怕是嘴上最為死硬的丘吉爾本人,也已經不敢再奢望一場光輝燦爛的全面勝利。

事實上,如果對手是拿破侖、威廉二世甚至希特勒,丘吉爾或許已經硬著頭皮去準備要下跪求和了。

然而,這一次大英帝國的對手卻是斯大林,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領袖,不死不休的階級敵人。而且,此時的斯大林已經征服了幾乎整個歐洲大陸,又有核彈大殺器,在宣戰前就已是勝券在握——因此,對於大英帝國而言,根本沒有什麽投降輸一半的說法,只有向蘇聯人無條件投降,並且祈求寬恕和赦免的選項。

由於沒法承受無條件投降的後果,丘吉爾覺得只能硬著頭皮打下去,直到打光最後一個印度人為止。

——好歹也是稱霸地球二百年的七海王者,就算是攪屎棍也得有一點帝國的霸氣和範兒!怎麽能窩窩囊囊地貪生怕死呢?大英帝國哪怕是注定要毀滅,也要毀滅得轟轟烈烈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