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核爆協奏曲

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啟的序幕,是參戰國之間的一系列總動員;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啟的序幕,是參戰國之間的一系列偷襲;那麽第三次世界大戰開啟的序幕,就是參戰國之間的一系列核爆。

總體來看,一次比一次更殘忍,一次比一次更卑劣,也一次比一次更恐怖。

然而,這就是戰爭藝術升華的必經之路,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歷程。

——所謂的文明永恒地演示著野蠻的戰爭,野蠻的戰爭永恒地承載了所謂的文明。

不要忘了,戰爭是人類文明的催化劑和促進劑,是人類最高智慧的碰撞與角力,是人類最絢麗,最宏偉壯觀的群體活動,英雄與史詩、鮮血與榮譽、文明與進步,都在這血與火的碰撞中得以永生!

嚴格來說,人類的歷史本身,差不多就是一部戰爭史,從幾十萬年前茹毛飲血的野蠻時代,嗜好暴力的基因就已經被埋藏在了我們的血脈裏——為了生存,早期的原始人類與野獸廝殺、與自然戰鬥。再接下來,為了族群和文明的存續,人類與人類之間又開始了爭奪資源的戰爭。從原始社會進化到奴隸社會,從奴隸社會進化到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人類的欲望永無止境,無限貪婪地搶奪著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從蒙昧酋長攻擊其他部落抓捕奴隸建築宮殿以供自己享樂,到古代君王發動大規模戰爭到處屠城滅國搶掠人口財富,再到帝國主義列強彼此劍拔弩張大打出手瓜分地球版圖,人類的文明在血與火的戰爭洗禮下蹣跚前行。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戰爭是不同文明之間的激烈碰撞,是各個民族之間的暴力交流。它是文明的終結者,同時也是文明的締造者。無數偉大的國度都是在血與火之中崛起,又在戰火和廝殺中消亡。

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強者為尊的世界上,而強者向弱者展示實力的最直觀方式,永遠都是戰爭!

——西方人征服和統治世界的根本基礎,從來都不是什麽民主和自由之類的口號,而是無人匹敵的暴力!

所以,戰爭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生發展一直至今,並且在可以預期的未來還將繼續存在。雖然戰爭會對文明造成破壞甚至是毀滅,但戰爭也是推動文明進步的最有效方法。

無論現代的人們是多麽的厭惡戰爭,熱愛和平,但戰爭依然是人類歷史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依舊會接二連三地降臨到這個世界上,只要人類文明的歷史還在繼續,戰爭的血與火就永遠也不會終結。

過度畏懼戰爭的文明是懦弱的文明,過於嗜血好戰的文明是自毀的文明。只有能夠巧妙地平衡戰爭與和平的比例,成功地協調建設與毀滅的節奏,才能成為文明競爭之中的最後勝利者。

總之,二戰的硝煙尚未被和平的清風吹散,三戰的蘑菇雲就已經讓全人類陷入了更深重的噩夢……

……

伊比利亞半島,直布羅陀要塞

作為扼守地中海出口的兵家必爭之地,自從擊敗西班牙,奪取直布羅陀以來,英國人就不惜工本地耗費巨資,對這塊突出海中的巨大礁石進行建設施工,使之變成了全歐洲最堅固的要塞。

到了二戰時期,整個直布羅陀都已經被要塞化,英國人在這塊海岸巨巖裏塞滿了各種海岸炮台,碉堡和機槍陣地,區區兩平方公裏土地就安裝了一百五十多門海岸炮,同時整個巖石中間都像螞蟻窩一樣被挖空了,頂蓋用鋼筋混凝土加固,可以輕易地抵擋一噸重航空炸彈的正面直擊,其防禦強度更在馬奇諾防線之上。

而且,直布羅陀四周地形崎嶇,基本沒有什麽平緩的海灘可供登陸,海岸線都是懸崖峭壁,還密布著層層疊疊的炮壘和水雷網,想要在這種地形強行登陸,哪怕是二十一世紀的海豹特種部隊都很難辦到。此外,英軍還在直布羅陀的坑道工事裏,儲藏了足夠吃十年的糧食和堅守三年的彈藥,以備長期持久作戰。

憑借著這座苦心經營二百余年的直布羅陀要塞,即使在法國戰場和西班牙戰場相繼潰敗之後,殘余的三萬五千英國遠征軍依然咬緊牙關重整旗鼓,聯合退出馬德裏的佛朗哥將軍殘部,背靠著直布羅陀要塞,在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地區再次擺開戰陣,誓要保住大英帝國在歐洲大陸上的最後存在感——按照英國參謀長委員會的樂觀計劃,直布羅陀要塞將會成為一座絞肉機,讓歐洲布爾什維克勢力在這裏把血流幹。

然而,哪怕是直布羅陀這樣的歐洲第一要塞,在原子彈的面前,也依舊像紙糊的模型一樣脆弱。

——蘇聯紅軍攻略直布羅陀的方式,依然是跟往常一樣的簡單粗暴:如今這世上,沒有什麽要塞是一發核彈解決不了的,如果一發不夠,那就來兩發……一九四六年十月十日,在蘇聯對美英各國正式宣戰的當天,蘇聯戰略空軍組織大規模轟炸機群突襲直布羅陀,在要塞上空投下了一枚六萬噸當量的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