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中)

對於杜魯門總統來說,目前唯一的好消息來自南太平洋:利用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北上的兵力真空,南太平洋的美國艦隊以薩摩亞為基地,對日本占領區發動了大規模反攻。不僅肅清了之前騷擾新西蘭的小股日軍,還啃下了日軍設防堅固的斐濟群島,一支先頭部隊還登陸了盛產鎳礦的新喀裏多尼亞島——新喀裏多尼亞的鎳礦品質堪稱世界第一,整個島幾乎都是由上等鎳礦石組成的,美國的大財團早就對其垂涎已久了。

有了新西蘭的牧場和礦山,再加上新喀裏多尼亞的鎳礦,或許暫時可以稍稍滿足大財團的胃口了吧?

呃,估計還是不夠,遠遠不夠,在餓了這麽久之後,他們的胃口恐怕早已好到能夠吞下整個世界!

杜魯門總統苦惱地揉了揉額頭,感覺剛剛獲得的一點兒好心情又跟肥皂泡似的被“啪”一聲戳破。

——事實上,早在二戰爆發前夕的1937年到1938年,被全世界津津樂道的“羅斯福新政”就已經出現了崩潰的苗頭,具體表現為整個市場的通貨緊縮和失業率的再度飆升,眼看著就是下一場大蕭條的節奏……幸好,東亞戰爭的爆發和中日雙方的訂單,讓美國經濟總算是勉強喘了一口氣,而歐洲戰場的全面開打,更是把美國經濟徹底從深淵中拉了出來,等到美國親自參戰之後,就只剩下如何飆工業產能,再無蕭條之虞了。

為什麽帝國主義多半都是那麽的好戰?因為只有依靠發動對外戰爭,才能真正有效地轉嫁國內積累的社會矛盾——首先,一個強大的外敵和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可以讓社會各階層暫時就此團結起來,不再為貧富兩極分化而相互對立,也不再因為失業率和經濟蕭條而互相撕扯。同時也可以用來壓制所有反對政府的不滿聲音。其次,戰爭時期大量的軍火和軍需品訂單,可以帶動國內很大一部分原本瀕臨破產的企業,重新恢復生產,創造無數的工作崗位,而大規模征兵與各種後勤服務人員的招募,也可以大大減少市面上的失業人員,降低社會不穩定的風險。第三,嚴厲的戰時配給制度更是可以讓政府堂而皇之的加大對人民的控制力度,同時還能繼續以計劃經濟模式控制各類商品的產量,並且用愛國的口號壓下一切不滿和怨言。

當然,若是要讓這一切好處都落到實處,就必須打贏這場戰爭才行。開戰之初的美國人可沒有想過自己居然會贏不了,舉國上下都以為只要認真起來,偉大的美利堅合眾國足以碾壓一切敵人,順便還能嚇倒所謂的盟友,然後順理成章地把他們的一切土地和財富都收入囊中,填飽華爾街大亨們的幹癟胃袋。

可惜隨著太平洋戰線的長久僵持,大西洋戰線的步步落後,最初的那些美好期望全都落空了,如果就這樣停戰的話,國內的社會問題非但無法得到緩解,反而會因為戰爭損失的緣故而變得更加嚴重。

在杜魯門總統看來,美國為了打贏日本人,已經付出得實在太多,甚至都到了無法回本的程度。哪怕是像當初消滅印第安人那樣,徹底殺光那片弧形列島上的黃皮矮子,把他們的土地據為己有,都依然無法讓華爾街的財團感到滿意。為了爭奪更多的戰利品,接下來莫非還要跟蘇聯再打一場第三次世界大戰?

可是,跟難以對美國本土構成巨大威脅的軸心國不一樣,蘇聯人同樣也是有著原子彈的啊!

然而,如果美國無法在戰爭之中獲得勝利,那麽為此付出的代價恐怕比挨原子彈還要更沉重。

對於這個沉重到令人窒息的話題,杜魯門總統哪怕只是想一想都覺得心情憂郁。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早就已經想要結束這場看不到勝利曙光的戰爭了。可惜很多事情都由不得他做主。杜魯門雖然貴為總統,但這美國總統的本質其實只是資本家大財團推出來做事的一個代理人,很多事情不是他想怎麽樣就能怎麽樣的。既然是被財團花大錢推上去的總統,就不能不給財團賣命辦事。羅斯福總統可以在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的協助下,使用種種手段打壓財團,逼迫他們根據自己的意願行事。但杜魯門卻做不到這樣的事情,哪怕財團的貪婪和決心要把美國推上毀滅之路,他也只有閉著眼睛走下去。

在年復一年的利空消息之中,美利堅合眾國之所以能夠咬著牙把消耗巨大的戰爭進行到現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靠著吸大英帝國的血——從一戰之後開始,曾經富有四海的大英帝國就已經開始日薄西山,國家財政歷年都是赤字高掛,國內去工業化搞得如火如荼,滿街滿巷都是常年吃救濟的失業者。等到二戰的時候,英國的財富其實大部分在開戰前就已經流失到了國外,尤其是大西洋對岸的美國,化為了各種不動產與債券,也就相當於是給美國的銀行注入了大量的黃金,至於英國本土的黃金儲備,則在二戰前就已經幾近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