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走進印度(三)

對於新德裏的拉姆利拉廣場,無論是來自西孟加拉邦的低種姓司機小夥子,還是駐印度大使館的白泉頤衛生專員,都似乎挺熟悉的樣子,兩人商議了一會兒,很快就在附近找到了一座看著還不錯的自助餐廳。

總的來說,這餐廳裝潢得還不錯,空調冷氣開得很足,環境也挺幹凈,就是氣味稍稍有點不太好,總是彌漫著一股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類似於腳臭和酸奶混合在一起的奇怪味兒。不過,只要再往裏面走一段,能夠聞到食物的香味之後,就被蓋了下去——後來王秋才知道,大部分被印度人長期居住過的地方,都會有這種氣味,只是程度或輕或重而已。因為他們咖喱吃得太多,加上天氣太熱,流汗流個不停,身上總是分泌著一股咖喱酸臭味兒,越胖越黑的人體味越重,時間一長連他們待著的地方也被“汙染”了……

(凡是乘過大批印度旅客的國際航班,在接待其它國家旅客之前都要往機艙裏噴空氣清新劑。)

中國人的文化一向講究以食為天。對於走出國門的中國遊子來說,在外旅遊的一大快感就是當地的食物很對胃口,既能體驗異域文化的新奇感,又能大快朵頤;相反,最大的失望就是當地的飲食難以下咽,轉而只能投靠當地的中餐館,但又往往會繼而發現,這所謂“中餐館”弄出來的食物口味也是嚴重對不起祖宗,搞到最後只能吃方便面……在一個地方吃的好不好,直接聯系到中國遊客對異鄉的觀感。那些有特色可口美食的地方,印象就會好一點清晰一點;而食難入口的地方,感覺就惡劣不少。

當然,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差異很大,哪怕是中國各省的菜肴風味也是天差地別,用自己的標準揣度別人的飲食文化確實是有些太主觀。但沒辦法,旅遊的印象本來就是很主觀的玩意兒……

在這一點上,印度是個很倒黴的國家,得益於其在衛生條件上的惡名遠揚,該國的飲食文化通常直接被剔除到了中國遊客的體驗選項之外,很多短期旅行的人,甚至連嘗試一下印度食物的想法都不會有。

然後,根據王秋今天的親身體驗,印度的食物確實是不怎麽樣,但也沒有傳言之中的那麽驚悚。

——在這間自助餐廳裏轉了一圈,王秋就發現了印度菜的三大特征:

第一、很少有肉;第二、熱菜幾乎全是糊糊,以咖喱為主;第三、沒有純粹的綠葉菜。

整個自助餐廳裏,如果算上甜點的話,各種菜肴加起來不下一百道,但絕大部分都是素食,僅有的葷菜是的雞肉和煎蛋,還有切成小塊的煎魚排。但卻沒有牛肉和豬肉,原本似乎有烤羊肉的,可惜在王秋他們進來之前就被食客們分光了,只剩下幾根骨頭和一只空的不銹鋼盆子。然後,除了那些烤出來或者煎炸出來的食物之外,剩下的菜肴基本都是各式各樣的綠糊糊、黃糊糊、褐糊糊、辣糊糊……

——印度人對於素菜似乎沒有清炒的概念,而是從豆子到花菜,從葉子到根莖,全都切碎煮在糊糊裏面,雞肉如果不是拿來油炸或烤的話,也是一樣放進糊糊裏燉……這可真是一種適合懶人的料理方式。

中國人通常習慣於把這種糊糊菜統稱為咖喱。這算對,也不算對。所有的糊糊菜都是用香料熬制的,咖喱只是這些香料之中最主要的一大類,還有其他的味道,比如有的糊糊是茴香味,有的偏薄荷味,有的類似紅燒的湯汁,有的吃起來類似罐頭蘑菇湯,有的會加芝士在裏面,有的會加香葉在裏面。

而且,中國人吃的咖喱,一般是先從英國傳到日本,再從日本傳過來的三道手版本,裏面必不可少的三樣玩意兒就是土豆、胡蘿蔔和肉。但在正版印度咖喱裏面,更多的則是豆子和洋蔥,還有放香菜、玉米、菠菜和西紅柿的,放土豆和胡蘿蔔的反而不是很多見,此外具體的口味也存在一定差異。

不管怎麽樣,王秋他們每人都用小碗舀了好幾種糊糊,又拿了些油炸或烤出來的面食,然後找了張桌子坐下。每張桌子上都有一盆飄著檸檬切片的清水供食客們洗手,洗完之後就各自對食物伸出了手指……

——印度人吃飯一般都是直接用手的,想要餐具得自己向服務員討要,還不一定有。

接下來,王秋他們就發現,這座自助餐廳的印度菜雖然賣相不怎麽樣(都是糊糊),但口味還不錯。尤其是那幾種面食點心,都做得很有水準——炸得渾圓香脆的金黃面包球,裏頭是加了紅糖的奶酪,只要咬上一口,甜甜的汁液便順著嘴巴流滿下巴;做成三角形的油炸咖喱餃,裏頭曬著用咖喱香料調味過的土豆和蔬菜,吃後香辣過癮,真是滿嘴留香;還有烤的焦香又富有嚼勁的印度拋餅,用來蘸著各類糊糊吃,確實是再合適也沒有了;最後,作為飲料的酸奶和奶茶,同樣做得相當不錯,就是略微甜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