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得道飛升,穿越結束

靖康二年五月,耶律大石於可敦城召集漠北各部落,為已故的天祚帝舉辦葬禮。同時又集結各部兵馬一萬三千騎,設壇以青牛白馬祭祀天地祖宗,誓師東征潢水流域的契丹祖居之地,向女真宿敵討還血債。

大宋“護國真人”郭京參觀了耶律大石的誓師典禮,並且贈與耶律大石一柄寶劍,祝福他旗開得勝。

然而,當耶律大石詢問他的下一步行止之時,卻得到了一條石破天驚的爆炸性新聞。

——“護國真人”郭京道長表示,由於近幾個月來在人世間修煉得“念頭通達”、屢屢“造福蒼生”,他已經被上天承認是“功德圓滿”,即將跟幾位弟子一起“得道飛升”,從此登天成仙去也!!!

此言一出,舉眾皆驚!有恭喜祝賀的,有哭泣挽留的,尤其是跟著郭京一同前來的千余名宋軍,更是唯恐自己被丟在異國淪為孤魂野鬼,紛紛跪下來痛哭流涕,抱著郭京的大腿不讓他走。

對此,郭京等穿越者雖然嘴上說著“天意不可違”,但還是本著負責到底的精神,先用浮空城“第三新東京”將他們送到宋朝的河北地界,這才拆掉了“第三新東京”,彼此在荒野間依依惜別。

臨別之際,望著嶽飛俯首長揖的身影,王秋忍不住在心中微微嘆息。

事實上,在之前向嶽飛解釋,為何他們給草原遊牧民毫無保留地傳授農耕技術和高產新作物,卻不怕草原異族實力膨脹,最後導致養虎為患的時候,王秋等穿越者還留了一些話沒有說出來。

確實,正如王秋在那一夜所說的那樣,塞外草原的遊牧民之所以會這般彪悍,千年如一日地不斷侵襲中原,根本上還是因為生計困難。一旦有了足夠的糧食,反倒會越富裕越沒戰鬥力——都已經能夠吃飽穿暖了,誰還會沒事打仗玩啊?當然,這不是說那些漢化了的蠻夷之族,就不會跟中原王朝打仗,但最起碼他們的攻擊性會大為削弱,戰爭的烈度和破壞性也將會下降很多。舉例來說,中國南邊的安南交趾之地,自從五代之時分離出中國版圖以來,跟宋元明清各朝亦是皆有沖突交戰,但自始至終,從來沒有哪個中原王朝把它當成過草原遊牧民一樣的生死大患,盡管這個國家的人口恐怕遠比漠北遊牧民要多得多。

但反過來說,就算耶律大石或他的子孫是一代人傑,憑著農業化的漠北草原,獲得了充足的人力物力,逐步壓倒了故步自封的南方宋朝,進而兵臨中原、一統天下……那又怎麽樣呢?

這就好比在民國時代,如果有哪個高度漢化的少數民族軍閥手腕高明,能夠一統天下,那麽絕大多數中國人估計也會默認他當這個總統(事實上,北洋將領裏面頗有幾個非漢族出身的,但問題是他們都已經漢化到了不查宗譜就根本無法覺察的程度,以至於當時絕少有人知曉,即使知道了也沒當成是外族入侵)。

要知道,所謂“中國人”這個概念,從來看的就是文明而不是血緣。之前建立隋朝的楊家,開創盛唐的李家,也都混雜著不少胡人血脈。還有那些姓氏為宇文、慕容、獨孤的隋唐名臣,祖上源流都是那些昔年入侵中原的五胡蠻夷……可是在後世的史書上,還有誰敢不把他們當成中國人看待?

北宋末年的契丹人,已經不再是殘唐五代之時那個蒙昧落後的遊牧民族。事實上,這個時代的契丹人早已高度漢化,完全融入了中華文明的體系之中,基本上就類似於清末的滿族人,連契丹語也忘得差不多了。而且,這些契丹人多少還能自食其力,沒有被什麽“鐵杆莊稼”養成一堆廢物。

因此,在契丹人的統治之下,塞北在得到了耐寒耐旱的高產新作物,從遊牧文明變成農耕文明之後,其漢化速度只會加快而不會減緩。而且,為了盡快把貧瘠草原變成高產良田,遼國肯定還要遷移大批漢族農夫到塞外來墾荒,從而進一步改變草原上的民族成分結構……倘若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下,讓定居後的草原各部落說漢語、習漢俗,那麽塞外的草原居民自然也就成為中國人了,又何必要把他們視為異類呢?

相反,南邊的宋朝卻已經走上了一條文學至上、壓制武力、積貧積弱的不歸路,對社會發展的阻礙和危害,幾乎不亞於日後那些政教合一的愚昧國度。這個壓抑民族血性的國家體制,既不能適應如今黑暗時代武力至上、列國爭雄的殘酷現實,也不能適應未來大航海時代全球探索、殖民開拓的發展需求。

所以,王秋和郭京他們這些千年之後的穿越者,站在未來中國人的角度看來,如果這個文恬武嬉的宋朝實在是爛泥扶不上墻,而中原又沒有誕生出能夠破舊革新、開創新時代的英雄豪傑,那麽讓遼國入主中原、一統南北,也不是什麽不可接受的事——反正這天下從來都是有德有能者居之,不是任何家族的私產。只要統治者的更叠不會像蒙古入侵一樣,鬧出社會文明倒退崩塌的悲劇,那麽縱然改朝換代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