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心悅目:審美幹擾鏡提案風波紀實(第2/15頁)

其他標準與面孔大小有關。我們往往被那些大小接近平均值的面孔吸引。這顯然取決於你屬於哪一類群體,但是接近平均值通常顯示出基因健康。對人們一貫覺得具有魅力的平均值只有一種偏離,那就是對第二性征的誇張放大。

就本質而言,審美幹擾鏡就是使人對這些標準缺乏反應,僅此而已。審美幹擾鏡對美的時尚或者文化標準並不是視而不見。盡管你也許不會注意到塗著黑色唇膏的漂亮面孔與平庸面孔之間的差別,但如果黑色唇膏是時尚,審美幹擾鏡不會使你忘掉它。如果你周圍人人都譏笑長著大鼻子的人,那麽你也會效仿。

由此可見,審美幹擾鏡本身並不消除相貌歧視。從某種意義上說,它能做的只是使不同的相貌平分秋色。它消除內在的偏好,即先入為主的相貌歧視。這樣一來,教育人們不要以貌取人就不會面臨太艱巨的鬥爭。理想的情況是:從一個人人都已接受審美幹擾鏡的環境入手,然後再推廣並實現不以貌取人的風俗。

塔瑪娜·萊昂斯:

這裏的人老是問我,在塞布洛克學校上學,安著審美幹擾鏡長大是什麽感覺。說實在的,當你年輕的時候,這並不重要。要知道,就像人們說的那樣,無論你伴隨著什麽長大,對你來說似乎都是正常的。我們知道有些東西其他人看得見,我們卻看不見,但對這些東西我們只是感到好奇而已。

比如說,從前我經常和朋友們一塊兒去看電影。我們試圖識別出電影人物中誰長得漂亮,誰長得平庸。我們聲稱說得出來,可實際上單看外表卻說不出來。只有根據誰是主角、誰是配角來判斷。你知道,主角比配角肯定要長得好看些。這並不是百分之百正確,不過,如果你看的是那種主角長得不漂亮的電影,你通常都會知道。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東西就開始給你帶來煩惱了。如果你和別的學校的人待在一塊,就會覺得自己怪怪的,因為你安有審美幹擾鏡,而別人卻沒有。並不是任何人都覺得這東西有什麽大不了,但它卻提醒你,有些東西你是看不見的。於是你開始找你的父母鬧,因為他們阻止你看到真實的世界。不過,鬧也沒用。

塞布洛克學校創始人理查德·漢密爾:

塞布洛克學校是我們家庭合作社發展的產物。想當年,我們大概有二十多戶人家,都想建立一個基於共同價值觀的社區。我們召開了一個會議,討論是否可能為孩子們建立一所不一樣的學校,會上一位家長提到傳播媒介對孩子們的影響。每一位家長的孩子都要求做美容手術,變得像時裝模特那樣漂亮。做父母的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但總不能讓孩子們與世隔絕。孩子們生活在追求外表形象的文化氛圍裏。

那時,對審美幹擾鏡的最後一波法律挑戰塵埃落定,我們便開始談論審美幹擾鏡帶來的可能性。我們把它看作一次機會: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不以貌取人的社會裏,情況會怎麽樣?如果我們在這樣的環境裏撫育孩子,情況又會怎麽樣?

學校剛剛建立的時候,只招收合作社內部家庭的子女。但其他學校開始傳播這個消息,於是沒過多久,人們就開始詢問,如果他們不加入合作社,他們的子女是否也可以就讀這所學校。最終我們把它建成了一所私立學校,與合作社分離,招生條件之一就是孩子在校期間,家長必須接受審美幹擾鏡。如今,一個審美幹擾鏡社區已經建立起來,這完全歸功於我們學校。

雷切爾·萊昂斯:

塔瑪娜的父親和我經過反復考慮才決定送她到那兒讀書。我們咨詢了社區的人,發現我們挺喜歡他們的教育方式,不過說真的,訪問了那所學校之後我才終於下定了決心。

塞布洛克學校的學生中相貌畸形的人數超過正常水平,如骨癌、燒傷燙傷留下的痕跡和先天缺陷。他們的父母送他們到這兒來讀書是為了避免他們受別的孩子排斥,這果然有效。我記得第一次訪問學校的時候,一個班的孩子們,全都是十二歲,正在選舉班長。選出的班長是一個女孩,一邊臉上長有燙傷的疤。但那女孩顯得從容自在,在孩子們中間很受歡迎。要是在別的任何一所學校,孩子們很可能會排斥她。當時我想,這就是我希望我女兒成長其中的環境。

女孩子們總是被告知,她們的價值和她們的相貌密不可分。如果她們長得漂亮,她們的成就就會被誇大;如果她們長得平庸,她們的成就就會被貶低。更糟糕的是,有些女孩得到這樣的信息:她們可以純粹靠相貌生活一輩子,於是她們壓根兒就不去發展自己的智力了。我想讓塔瑪娜遠離這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