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宜下山 她還未打開看過,不知顏色合不……

山中不知歲月, 距秋欣然回山轉眼已過兩個多月。

已快夏末,山中比外頭清涼。蔔算宗所在的地方名叫鏡湖月,宗內建築倚湖而建, 抱玉道人的住處就在鏡湖東邊的一處竹林裏。每當風吹過時, 常有竹葉落在走廊上。

秋欣然趺坐在屋裏, 替對面的女冠斟茶,師徒二人一言不發。等一盞茶吃完, 手握拂塵的女冠才緩緩開口道:“你在京中旅居也已一年有余, 可還習慣?”

秋欣然恭聲道:“這一年在老師處學到不少東西,原舟也很關照我。”

抱玉道人點一點頭:“你性子雖跳脫但為人處世倒還得法, 同山中清修相比或許在俗世行走,更適合你修行。這回下山可有所悟?”

秋欣然側頭望著屋外想了一會兒:“弟子在山下遇見一位少年,他問我為何要學算?”

“你是怎麽答的?”

秋欣然抿一抿唇, 過了片刻才說:“因為師父說我在蔔算上有天賦。”

屋中靜了片刻, 抱玉放下手中的茶盞,忽然問道:“你知道為師為何安排你去宮中嗎?”

“弟子愚鈍,不明白師父的用心。”

“你覺得宮廷是個什麽樣的地方?”

秋欣然想了想才斟酌道:“弟子認為宮廷是這世上人心最幽微曲折之處。”

“不錯,蔔算一道, 看似窺探天機, 到最後窺測的也不過是人心而已。”抱玉道人看著她,目光柔和,“不要害怕去窺測人心, 有朝一日等你看過這世間至善至惡, 或許也能看清你自己心中的道。”

秋欣然從抱玉道人的屋裏出來時, 腦海裏還回蕩著出門前她那一句:“你年紀尚小,要走的路還很長,不必著急。”她長出一口氣, 決定暫時將這些拋在腦後。

她沿著湖邊的小徑一路往自己的住處走去,明日她便打算下山,還有好些東西沒有收拾。正想著,遠遠便瞧了自己的住處外站了個人,一身青蓮色的衫子,正是樂正的師姐。

對方手上拿著個小盒,見她來了故意嗔道:“你如今架子越發大了,明明是同我討東西,還要人巴巴地給你送來,在這兒等上這許多功夫。”

秋欣然忙伸手接過,告饒道:“是我不對,本打算下午去找你,不想燕師姐疼我,親自給我送來了。”她打開門迎對方進屋,燕嵐卻搖搖頭:“不進去了,還要趕回宗裏幫忙。倒是快跟師姐說說,你這胭脂是送給誰家小姐的?”

“宮裏的九公主,”秋欣然握著那小木盒,笑道,“她年紀小對這些正新鮮,我來時答應回去送她一盒。”

她說完,燕嵐卻愣了愣:“你說的可是清和公主李晗園?”

秋欣然也是一愣:“什麽清和公主?”

燕嵐未料到她竟還不知道,神色不由一滯,眼神閃爍起來。秋欣然心下閃過一絲不祥的預感,忙問道:“師姐是聽說了什麽?”

“我說了你也莫急。”燕嵐看著她,擔憂道,“前幾日山下傳來消息,九公主意外薨逝,宣德帝悲慟不已,封號清和,落棺帝陵。”她說完,見對方拿著木盒眨眨眼,過了片刻才勉強一笑:“師姐在同我開玩笑嗎?”

燕嵐頗為內疚,輕輕撫上她的肩膀:“欣然,抱歉,我不知道……”

秋欣然覺得十分荒謬,初初得知時,心中的震驚遠遠壓過了一切。怎麽會?她才不過離宮兩個多月,九公主怎麽可能死了?

走前女孩坐在樹下帶著花環眼神發亮的模樣還在眼前,突然間怎麽就成了公主薨逝,落棺帝陵?

這種荒謬感,一直持續到她入京,看見滿城的白幡才終於有了實感。她坐在馬上舉目四望,長安還是那個熱熱鬧鬧的長安,但是家家戶戶外頭都系上了白絹。帝王失去了他最疼愛的小女兒,下令半個月內全城縞素,不得婚嫁。

秋欣然回宮後去司天監銷假,白景明見她回來難得展顏,問了幾句山中的事情。宣德帝好求仙問道,這回九宗進獻幾枚丹藥,她從司天監出來,又趕往宮中在偏殿覲見聖上。

宣德帝仿佛一夜之間蒼老許多,便是手中握著那瓶呈上的丹藥也未見他露出絲毫欣喜之色。

秋欣然跪在殿下聽龍椅上的男子發出一聲悵然地嘆息,鼓足勇氣提出想去祭奠清和公主的請求。屋中靜了片刻,聖上身旁的大太監孔泰都替她捏了把汗,這段時間清和公主在聖上面前是個禁忌,誰都不敢提起。

秋欣然俯身跪在偏殿冰冷的地面上不敢擡頭,宣德帝看著她發間的白色絹花,沉默許久終於應允了她的請求。

清和公主的牌位供奉在青龍寺後山的佛殿裏,外頭有侍衛看守,裏面供著長明燈,案前擺著鮮花,似乎常有人來。秋欣然負手站在殿前,看著排位上“清和公主李晗園”幾個字,終於接受了九公主已經離世這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