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回 率眾俠孝嗣救源公子 果西使仁來敗走景春(第5/6頁)

當下親兵衛又對目奴九郎道:“爾這個毛賊可知道嗎?這馬乃我國主賜給我的名馬青海波。爾竟如此大膽將它竊出來想悄悄賣掉,雖然罪該萬死,幸而馬又回到我手,今日得騎之上戰場,所以就饒了爾的頸上人頭。爾不要忘記本來已是無頭之人了。明白了嗎?”目奴九郎對親兵衛的痛叱唯唯稱是,叩頭及地回答道:“對您的教誨一定遵命。今已折了條腿,起居都不能自由,怎能還幹那種盜竊之事?為了答謝您饒恕不死之恩,本想送給您點兒什麽,可是現在途中未帶著。今見您的隨從過半未穿鎧甲,倘若從這裏上戰場,何不將被擊倒的傷號兒所穿的鎧甲扒下來換上?”親兵衛聽了冷笑道:“真是偷兒盡說偷兒的話。當然身臨戰場者斬殺了敵將,繳取其兵刃是為了查驗正身。雖然將其稱之為繳獲,但我不那樣做。古之君子廉士瓜田不納履,不飲盜泉水。怎能剝下冒牌兒敵人的假鎧甲呢?咱們走吧。”代四郎等聽了剛待要走,從背後的樹蔭下有人喊道:“犬江大人,請稍待!”說著跑出兩個武士來。一看不是別人,而是剛才被親兵衛打跑逃命的野武士頭領,二四的寄舍五郎和須須利壇五郎。這兩個頭領來到犬江的馬前,一同叩頭說道:“小可有眼無珠,不識豪傑,為了想要您的馬而彎弓射箭,真是弄巧成拙後悔莫及。聽到您報名是犬江親兵衛,便都跑了,但並未跑遠,悄悄回來躲在樹蔭下等待時機,見您把盜竊您的愛馬的、這個活間野目奴九郎都饒恕了,十分景仰您的寬仁大度,所以便不顧此身之罪,出來向您陳述我等的願望,望乞海涵。小可等原是本國千葉的浪人,都想行俠作義,因而收下數十名徒弟。這些年又結交了野武士的頭領高飛車和女九郎與劍峰瘤四郎。他們原是常陸國人氏,手下有一百數十名歹徒。這次聽說扇谷與山內兩管領與裏見將軍交戰,兩位管領的人馬將向本國進發,小可本想跟隨裏見將軍,可是和女九與瘤四不肯聽從此議。他們想跟隨滸我將軍,便在途中迎接,請求隨軍出征,但因滸我對他們有所懷疑,未肯應允。因此和女九郎等便想掠奪裏見的軍糧。他們乘五十四田營寨空虛之際,去突然襲擊打破營門,殺跑守營寨的老軍,奪得軍糧一千數百包,皆裝運上船,並想順荒河逆流而去。這時被追兵截住,其船沉沒,連和女九郎、瘤四郎都被裏見的頭領田稅力助捉住,據傳說得知已被斬首。我等一開始就因與同夥的意見不和,而耽誤了時間,未能實現去國府台城參戰的願望,便不得已駐紮在這裏。想等待管領方面的兵敗,捉拿幾個有名的逃將,以便用此功去進見義通公子,陳述我等想跟隨仁君之意。方才活間野目奴九郎牽來想出售的馬,我等雖然猜到那是贓物,但見其毛色如同波浪,不僅外表與眾不同,連雙眼和脊梁、蹄子都毫無缺陷,實是稀世的名馬,所以因為愛惜便著了迷,竟然與大人為敵,而犯下了難饒之罪,如今十分後悔。最近聽說裏見將軍的家臣有八位犬士都是文武兼備的英雄,但那只是耳聞,今日才親眼得見。大人之仁心和絕頂的武功,實是古今罕見的英雄。小人等願附驥尾,帶領手下的士兵,在今日之戰中,略盡微薄之力。此言如有半點虛偽,天誅地滅,來世托生畜生受苦,天神地祇為證。”他們說著一同折箭明誓,二人說話的神色誠懇忠實。親兵衛在馬上聽罷,很受感動地說:“原來你等都是俠義之人,你等既深慕我君之盛德,想來歸順,我怎能不為之引薦呢?薦賢舉士乃人臣之職責。將你等的情況啟奏國主,必能得到重用。我不認識你等,一時進行交鋒,擊傷了幾個人在這裏。我這有神授的仙丹,用了會立即見效。先把手下的人都集合起來。”寄舍五郎和壇五郎聽了不勝喜悅,答應著一同回頭看看一招手,他們手下的人都陸續從樹蔭下走近前來,跪下給親兵衛叩頭。

當下親兵衛喚代四郎道:“老丈,你腰間的藥盒中還有仙丹吧?給那些傷號用一點讓他們起來。”代四郎聽了,從腰間藥盒取出神藥,遞給紀二六和喜勘太,給傷號們吃了點兒,然後喜勘太又想給目奴九郎用藥,親兵衛急忙制止他說:“喜勘太,你不要給那小子用藥。我並非只恨他一人而對他無情,然而那小子的傷好了,能夠自由行動,一定還要偷盜。方才他對我奉承,讓我扒別人的鎧甲,以報我對他的再生之恩,說明他的賊性還未改。因此他表面雖然好似聽從我的教誨,而惡癖難改,一句話就露出了他的本性。是以他如從現在起就孱弱殘廢,倒還可平安地以終天年。所以不給他神藥不是對他無情,而是慈悲、是仁者之術。汝要明此理,莫要恨我。”他如此據理示諭,目奴九郎低著頭痛哭流涕地說:“只有我這麽可悲嗎?那我就只好做個癱瘓的和尚,敲著鉦鼓化緣而終此一生了,實在太可悲啦!”過不大工夫,神藥發生了速效的靈驗,傷號們傷痛全消,氣力勝過平素十倍,都喜不自禁,悚然起立,然後又跪下給親兵衛叩了幾個頭,齊聲說:“真是奇跡!真是奇跡!”感嘆不已。他們同夥的士兵自不待言,連寄舍五郎和壇五郎都感到驚奇和敬佩。他們倆對親兵衛說:“大人仙丹之神效,實華佗蒼公之所不及,這種救人活命的手段太不可思議了。今有一議想稟報大人。小可這樣說並非想效仿目奴九郎的奉承。在小可們身穿的鎧甲之外,還有十四五套鎧甲和弓箭與火槍。想做為參加您麾下的見面禮,把那些武器裝備送給眾夥伴兒們,望您笑納。”親兵衛聽了說:“汝等景仰我君的盛德,加入我軍,今後你我便是同食君祿的朋輩,彼此不必介意。更何況今日在戰場上,我的士卒不穿鎧甲,會被敵人恥笑。如今幸而汝等有多余的裝備,想贈給他們,太湊巧啦。如在身邊就拿來吧!”寄舍五郎等聽了很高興,便吩咐手下的士兵。他們起身從不遠的茂林中背來十幾個大行李,打開蓋拿出十三套鎧甲和七八支火槍,呈了上來。親兵衛立即將鎧甲分給了代四郎等。當下代四郎和紀二六等,與寄舍五郎、壇五郎等相見,致了謝意,在披掛鎧甲時,親兵衛說:“我的隊伍都手持連枷,它雖是不可缺少的器械,然而武士們手持農具對敵,是有礙觀瞻的。這不是有七八支火槍嗎?老丈和直冢與喜勘太還有五個士兵把它拿著為好。其他的六名隨從還要拿著連枷,因為尚且有用。動作要快。”大家領命很快準備完畢。親兵衛仰望樹梢說:“時間過得很快,朝陽已升起很高了。大概已是辰時,趕快出發。”他說著敲打鞍韂道:“青海波!青海波!我今想去我方營寨,然而不知其捷徑。你就馱著我趕快去吧。大家緊緊跟上。”說罷拍馬便跑起來,大家爭先恐後地在後面跟著。親兵衛的手下以姥雪代四郎為首包括隨行的奴仆,僅十四名,如今又加上二四的寄舍五郎和須須利壇五郎所帶的士兵六十五名,共計是七十九名,尚不足一百人。然而勇將手下無弱兵,都不怕大敵,猶如飛出深山的雄鷹在驅逐群鳥,威風凜凜無與倫比。那個癱子命活間野目奴九郎在地上坐久了感到屁股涼,想站起來,可是身不由己,愁容滿面地在目送著他們。有關目奴九郎之事,以下便不再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