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赤瞳珠(13)(第2/2頁)

公蠣心想,畢岸要知道自己將津還丹給了小白蛇,不知會是什麽反應——畢岸如今怎麽樣呢?

公蠣又焦躁又擔憂。

小白蛇安靜地纏在公蠣手腕上,如同給他帶了一個蛇紋玉鐲。

公蠣看著它的寶石一樣的紅色眼睛,躊躇道:“我如今自身難保,你不如仍藏在這裏,說不定還能找個機會出去。”

小白蛇卻纏得更緊了。公蠣嘆了口氣,道:“也好,走吧。”

用來做記號的桂花已經用完。公蠣順著溪流起起伏伏,上上下下,遊過至少五次地下瀑布、七次急彎,還有無數個讓人不辨方向的激流漩渦,經過大大小小上百個洞穴,心中漸漸對地下結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這個八卦瓠依照洛陽地下水脈和洞穴而建,設計精巧,渾然天成,而那些縫隙、暗流便是各個八卦陣點的連接“階梯”,相比公蠣在如林軒遭遇的八卦瓠,完全是小巫見大巫。洞穴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一些殘破的漢代甚至更早年代的古墓;層層疊疊,並不在同一平面之內,而是錯落有致,如同一個巨大的蜂巢,個個空間相互獨立又有縫隙相連,同時這些洞穴、縫隙又在緩慢移動,隨時變化,所以普通人進來之後不僅不辨方位,也無可信賴的參照物,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公蠣第一次遭遇八卦瓠時,可以走到八卦瓠邊緣,以一種近乎無賴的方式擺脫迷宮,但這裏卻不行:地下空間太大,洞穴太多,迷惑性太強,沒有所謂的邊界可以確認,也沒有時間和體力尋找邊界。因此,要想破了這個局,或者擺脫這個局,必須從內部突破。

當公蠣再一次回到剛才遇到江源的那個洞穴,卻發現桂花還在,方位未變,而周圍的小洞穴已經面目全非。他忽然意識到,明崇儼所繪草圖中標示出的三個洞穴,可能是這個“動穴”之內唯一不動的空間。

但公蠣兜了如此大一個圈子,卻沒能找到一個人。別說畢岸蘇媚,便是矮胖子一行也悄無聲息,動靜皆無,好像偌大一個金蟾陣中,只有公蠣一個人在順著溪流漫無目的地轉悠。

公蠣累了。他潛入暗溪底部,用指甲摳出那些躲藏在縫隙之中的冥蝦,胡亂吃了一把,爬上一個小山洞,在黑暗中坐著喘氣。

周圍太過寂靜,以至於公蠣有些耳鳴。他昏昏沉沉,陷入睡意。

不知道過了多久,忽聽一聲沉悶的聲響,接著聽到頭頂之上似有重物倒地,公蠣一個激靈醒了過來。

但兩聲過後,便再也沒了聲息。

公蠣仔細看了看,發現山洞頂上有一條裂縫,雖然不大,似乎可以勉強通過,便化為原形,順著石壁攀援而上,鉆入洞中,碰上過於狹窄處,只能硬掙,公蠣的腰骨幾乎折斷,擠得五臟六腑都走了位。

終於從縫隙處掙脫出來,公蠣喘了一口氣,定睛一看,不由又驚又喜——明崇儼竟然躺在這裏,不過他面如金紙,奄奄一息,胸口有嚴重的抓傷痕跡,脖子、手背等裸露的地方還有青紫色勒痕。

但除了一個即將熄滅的火把丟在地上,並不見圓因法師和王進。

公蠣忙換回人形,又是掐人中又是叫,他依然昏迷不醒。

這是個幾乎封閉的狹長山洞,一眼望不到頭,周圍除了類似公蠣剛才進出的細小裂縫,並無大的出入口;地面兩側高中間低,低處有明顯的溪流痕跡,不過已經幹涸,只在石頭上留下長長的灰白紋路。

公蠣無奈,只有背起明道長往縱深處走去。

走著走著,公蠣漸漸發現一些不同。這個山洞兩側,每隔十丈左右,便豎著一個半人高的石頭柱子。石柱有扁有圓,有大有小,並不規則,乍看之下像是隨意擺放的,但高低幾乎差不多,而且每個頂部都有一個拳頭大的凹印。

再往裏走,石柱越來越密集,差不多每隔三五丈便有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