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骷髏談(第6/7頁)

晴明語調平靜地說。

“這可不行。待會兒還得讓他飽嘗滾燙的銅汁呢。”

“請放了他。”

“再礙事的話,連你也一塊帶走,讓你也去喝銅汁。”

“你們想試一試嗎? ”

晴明絲毫沒有畏懼的神情,微微地笑著。

“哎呀,煩透了。幹脆把這兩個家夥也帶走……”

那首領說罷,嘴裏念念有詞,伸手指著晴明。

“奇怪! 你怎麽會睡不著呢? ”

“你這一套,對我是不靈的。”

晴明說完,那首領的臉上露出憤怒和驚訝的表情。

“好啊,原來你是陰陽師! ”

他大叫起來。

晴明不回答,只有一縷若有若無微笑浮現在紅唇邊。

“算了,今晚姑且回去吧。”

那首領說完,“呼”地一下,他的身影淡了下去,消失了。

接著。另外三個唐人的身影也漸次消失,仿佛溶入月光中一般。

留下來的,只有忍覺一個人。

“您一定正在什麽地方睡覺吧,能不能麻煩您給我們帶路? ”

聽晴明說完,忍覺緩慢地邁出腳步。

“好。那就開始吧。”

說這話時,晴明人在正殿裏。“

在巨大的阿彌陀如來像前,晴明、博雅,還有忍覺、元心四個人坐在地板上。

晴明和博雅並肩而坐,與同樣並肩而坐的忍覺和元心對面而坐。

四座燭台上,點著四盞燈火。

四人的旁邊,是正佛阿彌陀如來像。對於晴明和博雅而言,佛像在右側,對忍覺和元心而言,佛像則在左側。

對面而坐的四個人之間,放著一具骷髏。

放在地板上的骷髏,臉朝著晴明的方向。

約莫半刻(古時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配以十二天幹。其四分之一叫做刻,約相當於現在的30分鐘,

故半刻大致等於現在的一刻,應為15分鐘左右。)之前,晴明和博雅將正在熟睡的元心和忍覺喊醒了。

其他僧侶也在熟睡,但晴明和博雅只叫醒了這兩個人。之所以沒有喚醒其他僧侶,

是因為無法分辨他們究竟是被唐人施了法術,還是處於自然的睡眠中。既然唐人業已離去,讓他們繼續睡下去也無妨。

總之,晴明和博雅先叫醒元心與忍覺兩位,四個人再一起來到正殿上。

忍覺清清楚楚記得自己在夢中為晴明所救的情形。

忍覺說,本來正與元心一起念誦著《心經》,漸漸睡意襲來,實在忍受不了,終於昏昏睡去。

剛一睡著,唐人就在夢中出現了,正當自己要被他們帶走的時候,幸好晴明與博雅及時趕來了。

“那好——”

晴明依舊坐著,從懷裏掏出一張紙片。

又請元心準備好筆、硯和墨,提起筆,在紙上寫下幾行文字。

——是咒文。

就這樣做好一張咒符,晴明把它放入面前壽惠上人的骷髏裏。

“總而言之。下一步該如何行事,我們就向壽惠上人請教吧。”

晴明說罷,便握起右手,然後伸出食指和中指兩個指頭。將指尖放在骷髏的額頭上。

口中輕聲念了兩三句咒語。

“啊! 動啦……”

博雅小聲叫起來。

注目看去,原來放在骷髏裏面的咒符在微微地顫動。

沒有風。

沒有一盞燈苗在搖曳。

然而,骷髏裏面的咒符,卻開始顫動起來。

隨著細微的顫動,咒符在骷髏裏發出聲音來。

“這、這是……”

博雅驚呼出聲,看了看晴明。

“壽惠大人是把咒符當做舌頭,在說著什麽吧。”

然而,在博雅聽來,那不過是紙張的顫動聲而已。仔細傾聽。那聲音的確像人在說話,但要問到底說了些什麽。就完全聽不懂了。

然而,看晴明的樣子,似乎那是清晰的人語。

晴明好像是在回應咒符的顫動聲,或問或答:“後來呢……”

“原來是這樣。”

“那好……”

交談在繼續進行。

“那是在什麽地方呢? ”

晴明向著骷髏問道。

咒符仿佛是在回答他的問話,像舌頭一樣,顫動了幾下。

不久,咒符停止顫動,晴明也不再向著骷髏發問或者點頭示意了。

晴明收回放在骷髏額頭上的手指說:“我搞清楚啦。”

“你搞清楚什麽啦? ”忍覺問。

“比如,剛才他們要把忍覺大人帶到什麽地方去。”

“要帶到哪去? ”

“藏經樓。”

“藏經樓? ”

“貴寺藏經樓的角落裏,有沒有一個約莫這麽大的金色壇子? ”

“有。那壇子怎麽啦? ”

說這話的是元心。

“對不起,能不能請你把那壇子拿到這兒來? ”

晴明對元心說。

不一會兒,元心抱著壇子,回到正殿。

壇子放在骷髏的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