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奔掠如火 第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6/9頁)

武侯道:“蒼月公能建此功,某班師歸帝都,貴部安危,皆在下之責,蒼月公放心。”

這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蒼月公自告奮勇要求開路,到底是什麽用意?而武侯又為什麽又會同意?難道他不怕蒼月公反嚙麽?讓他開路,如果蒼月公反而掉頭攻擊我們,那如何是好?

蒼月公也只是淡淡一笑,道:“君侯一諾,重逾千鈞,還望君侯歸去後向帝君解釋南疆苦衷,輕徭役,罷征伐,南疆七百余萬民眾,當盡頌君侯之德。”

我輕輕地嘆了口氣。蒼月公大概也是希望用自己最後的功勞來換一點好處。可是,他說的“輕徭役,罷征伐”六字,卻也深得我心。蒼月謀反,多半是帝國加在南疆的徭役太重,為重修北疆長城,帝君曾發民夫二十萬人,北上數千裏。結果勞民傷財,二十萬民夫修成後回鄉的只剩了十一萬,近一半埋骨他鄉。這當中,就有數萬南疆民夫。蒼月公有此語,他也不是個普通人吧。而蒼月公所說的“南疆七百余萬眾”,那也多半是戰前統計的數字了,現在絕對沒那麽多。單是破高鷲城一役,城中近八十萬人口便死了七十多萬。在破其他小城池時,死亡的更是不計其數,現在,我想南疆三行省的人口,最多也不過三四百萬了。轉戰兩千裏,伏屍數百萬,說起來倒是威風,可要是這數百萬裏包括自己,那便是好殺如柴勝相,也肯定不會願意的。

不管蒼月心裏到底想什麽,這等堂皇的話說來,自是很能得人心。怪不得南疆叛亂前期,蒼月公大旗到處,所向披靡,極少有城池為帝國效忠的。

武侯這時笑了笑,道:“蒼月公,世事如棋,這些事還是等以後再說吧。諸軍馬上準備,下半夜出城,由中軍先行,後軍與輜重營繼後,再依次是右軍,陸將軍的左軍斷後。”

這一次的退兵次序和上次不同了。武侯走在最前,還是怕蒼月公反水吧。中軍比羅經緯的後軍自是不知要強多少,加上配備的火雷彈,就算遇上蒼月公真的掉頭相向,五千人也絕不是中軍的對手,不至於不可收拾。可這樣也已沒了退路,一旦中軍遇襲,群龍無首之下,哪裏還能支持?

嶽國華這時站立起來道:“君侯,城中尚有城民近兩萬,該如何是好?”

武侯道:“開東門,讓他們自尋生路吧,各安天命。”

城中的城民已散去大半了,但還是有不少婦孺擠在東門出不去。現在東門檢查也一定不會太嚴了,自顧不暇,誰還會去想搜出點珠寶來?武侯沒有下令屠殺剩余的城民,大概也是因為蒼月公在座。

嶽國華道:“可東門城民爭道,撤軍豈不是要慢很多?”

武侯笑了笑,道:“我們是從南門撤退。”

什麽?如果說武侯以前的話都合情合理,那現在我都幾乎要以為是自己聽錯了。我看了看在座諸將,一個個都有點張口結舌。

南門是最早出現蛇人的,在那裏,龍鱗軍第一次遭到重創,也是在那裏,蛇人那種強悍的野戰能力讓所有人都心驚。而且,從東門撤退後,雖然要繞道五羊城才回北上,要遠一些,可畢竟這條道還是比較安全。從南門撤走後,那要繞一個大圈才能北歸了。可武侯竟然要從最不可能的南門強行撤軍,到底是什麽主意?

嶽國華還沒說話,柴勝相已經先叫了起來:“君侯,南門撤走,從西邊轉向北,要越過大雪山,那絕不可能。從東邊繞過的話,也要多走好幾百裏路,這條路上若蛇人來襲,又該如何抵禦?”

武侯道:“陸路難行,那麽便走水路!”

水路!我又吃了一驚。的確,向南走一百余裏,便已是大海。靠海那裏有個小城夜波城。夜波城除了出產魚蝦,極少谷物,也因為路途太過遙遠,帝都人都知之不詳。夜波城自然有船,但一個只有一萬余人的小城,又能有多少船只?

別人一定也有我的疑問,武侯已微微一笑,道:“五羊城主已答應調出大船十艘,中船二十艘,小船五十艘,三日前便已出發,等我們趕到夜波城,船隊定已到達。”

這的確是個好計,便也未免行險。那等大船可坐員兩千,中船一千余,小船三百多人。按這個數字,船隊一共可坐員五萬五千。扣除船上原來的水手,只怕也只運得一半。那麽逃走一半後,蛇人若是追擊而至,以夜波城那等小城,如何抵禦?

此時嶽國華已又問道:“君侯,若蛇人追到夜波城,那又如何是好?何況,若夜波城主閉門不納,我們豈不是腹背受敵?”

夜波城不知有沒有卷入蒼月公的叛亂,但既然也處南方,自然脫不了幹系。這個主意,恐怕是蒼月公的意思,但蒼月公只是兩天前才到,這主意恐怕是早已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