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太古囚族(第3/6頁)

太陽烏嗷嗷歡鳴,對此炎熱氣候甚是愜意,晏紫蘇卻香汗淋漓,唇幹口燥,喉中直欲冒出煙來了。騎在延維的蛇身上,凝神四眺,遍地黃沙石礫,遠山參差,光禿禿一片,別說任何山泉、小溪,就連樹木花草也瞧不見半株,心下大為失望。

當下“哼”了一聲,道:“老蛇囚,你說的狼泉在哪兒啊?再找不著,我可就只能喝你的血啦。”

延維雙頭齊晃,道:“吾之血現已沸如滾油,仙子飲之,必傷臟腑,不可,不可也。狼山距此不過十裏,其泉冰冽甘甜,飲而忘憂延年,豈不美哉?仙子少安毋躁可也。”

晏紫蘇眉梢一挑,似笑非笑道:“好,姑且再信你一回。過得十裏,如果還喝不到水……本仙子或許還可忍受,但你體內的‘噬骨千合蟲’忍不忍得,那可就說不準啦。”

延維幹笑兩聲,蛇軀疾速擺動,飛也似的朝遠山遊去。

自從昨日延維帶著晏紫蘇沖入火山之後,巖漿分湧,熱浪怒轉,霎時間便將他們吸納一個狂猛熾熱的旋渦之中,再睜開眼時,身在半空,狂風炙烈,下方便是這片廣袤無垠的酷熱荒野。

原以為蒼梧之淵再大,也不過是幽深山壑,不想竟是一片茫茫天地。延維自稱知道那二八神人將蚩尤囚禁在了蒼梧崖下,但找了整整一日,卻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渾無“蒼梧崖”半點兒頭緒。眼下饑渴困乏,唯有先找水源解渴歇息。

熱風呼嘯,沙飛石走,猶如黃潮橙浪,層疊洶湧。晏紫蘇汗珠轉瞬即幹,肌膚、衣裳上俱已凝結了一片晶瑩細微的鹽末,宛如白沙。她遍歷大荒,去過諸多炙熱之地,但與這裏相比,簡直涼快得如同北極了。

眼見四處荒無人煙,連野獸的屍骨也見不著半個,心下狐疑,忍不住又道:“老蛇囚,你說蒼梧之野是太古以來囚禁罪民的秘地,怎麽咱們走了這一日一夜,也沒瞧見半個人影呢?”

延維搖頭晃腦道:“蒼梧之野者,九黎之囚也。地分九丘,此處為炎狼之丘,所囚之民為太古狼族之裔也。因酷熱難耐,故常居於地底,晝伏夜出。”當下一邊疾速遊走,一邊將此地的由來、典故一一敘述。

原來太古2565年,蛇族帝尊伏羲與女媧打敗其他十一族後,一統大荒,定元“太極”。

為了避免從前各族的戰亂紛爭,伏羲大帝將十二部族按五行屬性重新劃分為金木水火土五族,雜錯融合。而原先十二族的聖獸熊、牛、虎、兔、龍、蛇、馬、羊、猴、狼、鷹、象則被封為十二生肖神獸,與五行搭配,作為甲子紀年。太極元年即甲子年,又稱金熊年。

龍族、狼族、鷹族、牛族的四大帝尊不服新制,重又起兵造反,四海響應,戰火連天。

但短短三個月間,各族盟軍便被伏羲一一擊破,水神康回等各族兇神、惡獸被封印於昆侖山下;最為桀驁不馴的龍族,被舉族流放荒外;熊、牛、虎、馬、羊、猴、狼、鷹、象九族中的兇頑顯貴則被流放至蒼梧之野,天下自此平定。蒼梧之野亦因此被稱為“九黎之野”。

延維道:“昔水神康回撞斷天柱,水淹昆侖,天下蒼生十亡其三。天柱所裂之地,是為蒼梧,世間窮山惡水,莫過於此。伏羲帝囚九族罪臣於此,乃罰其自食其果,世世代代永受此苦也。”

晏紫蘇咯咯笑道:“原來伏羲、女媧帝的脾氣這麽大,難怪你偷吃了八齋果,要受數千年的山鎮火燒了。”

延維臉上不悅,憤然道:“吾乃‘借’耳,非‘偷’也!安可將吾與九黎罪民相提並論哉……”

話音未落,忽聽“轟轟”連震,沙土如巨浪噴炸,號角大作,無數人影從地底疾沖而出,穿插飛掠,霎時間將他們團團圍住,怪吼怒嘯聲震耳欲聾。

沙霧蒙蒙,放眼望去,至少圍了數千人,個個魁梧雄健,相貌奇偉,眼睛細長,顴骨極高,滿臉暴戾多疑之色,服裝各異,兵器不一,胸膛上卻都以青砂文刺了猙獰的狼頭圖案,瞧來殺氣騰騰,倒像是圍住獵物、將欲一哄而上的狼群。

晏紫蘇心下大凜,料想這些人必定便是狼族後裔了,暗抓銀針、蠱粉,笑道:“老蛇囚,你不是說他們晝伏夜出麽?讓我猜猜,這裏窮山惡水,草木不生,這些狼族囚民定是聽說今晚可以煮上一大鍋蛇肉羹改善膳食,所以才這般歡天喜地,頂著太陽出來。”

延維兩顆頭顱四下轉動,殊無半點驚惶之色,嘿然道:“非也非也,彼等得聞伏羲帝座下的第一神巫前來探監,特前來恭迎大駕。吾等不必再行十裏,即可飲狼泉,啖牛肉也!”說到最後一句時,腹中咕咕作響,饞涎狂吞。

狼族群雄哇哇怒吼,圍在最前的數十名狼族蠻人挺矛操刀,搶先沖了上來,被太陽烏尖嘯著拍舞巨翅,炎風狂舞,掃蕩得踉蹌奔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