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下之顛(第2/6頁)

她氣喘籲籲地轉下山坡,奔入前殿,徑直往裏沖去。兩旁的侍衛見是西陵公主,無不俯身行禮爭相避讓開來。

到了回廊內,她深吸一口氣,整束衣冠,放慢腳步。珠簾飛舞,鈴鐺清脆,桃花姹紫嫣紅,在廊外的雪地裏開的絢爛如霞。

東折西轉,穿過幽深的長廊,將近落霞閣時,懷內的相思犀角忽然“嗚嗚”輕響,只聽西王母的聲音淡淡道:“蛇裔各族似是對拓拔野伏曦轉世的身份深信不疑。這兩日之內,大荒便有四十八支蠻族響應,拜他為帝,就連寒荒境內,也有三族暗暗遣使稱臣……”

纖纖心中陡然一頓,既而又嘭嘭地跳起來。每次聽到這個名字,總是像被人扼住咽喉,連氣也喘不過來。不自覺地停住了腳步,將相思犀角貼在耳邊,凝神靜聽。

只聽白帝微笑道:“拓拔太子寬厚仁愛,馭人有道,湯谷重囚在他約束下洗心革面。蛇裔各族頗多暴戾桀驁之民,若能聽他節制,那也好的很啊。”

西王母哼了一聲,道:“蛇族與湯谷可大不相同,雖然分崩離析,流落各地,卻始終野心不死,總想要恢復太古蛇制。拓拔太子懷柔之道若能奏效,那固然好;如果駕馭不住,其害只怕遠勝水妖。”

白帝溫言道:“當日燭龍勢力遍布天下。你也曾想著如何與他角力周旋,又有誰能想象一夕之間,他遍縮如嬰兒,成了朝陽水伯的操線傀儡?春華秋凋,天行其道,禦妹又何須多慮?”

西王母默然片刻,道:“大哥,你還記得去年春雪初融之時,你我在樂遊山,桃水河畔,所說的一番話麽?”

白帝微微一笑,道:“當然記得。春雪桃花釀新酒,冰川河岸說故人。你我兄妹,許久沒象那天那般傾談啦。轉眼又是一年,天下局勢風雲變幻,我們當日猜測的,卻有大半落空。這或許便叫著‘人算不如天算’了。”

西王母徐徐道:“不錯。原以為燭龍回到北海之後必當卷土重來,枉我還在天山一帶部署重兵,誰想他竟然先在東海遭逢大敗,又莫名其妙地被天吳所制,生不如死……”

頓了頓,道:“我自恃看人極準,偏偏對這服順庸碌的水伯走了眼。且不說那‘八極大法’,他能隱忍這麽多年,籌謀如此深遠,當今天下,只怕少有人是他的敵手啦。”

白帝道:“水伯能在短短的數月之內,整頓勢力,統一北海,就連弇茲也稱臣歸服,的確是個深不可測的人物。倒是句木神機關算盡,咎由自取,聰明反被聰明誤……”嘆了口氣,似是頗為惋惜。

西王母道:“大哥,你心志淡泊,超然局外,對現下形勢或許看得比我準些。你猜猜明年此時,大荒又是怎生格局?”

白帝道:“天有不測風雲,何況人世禍福?這可難猜的緊了。”沉吟片刻,道:“句木神既死,水火兩族與木族結盟的計劃多半落空。雖然玉屏山一戰,拓拔太子、駙馬與蚩尤少俠救了木族的貴候長老,但以青帝驕傲的脾性,只怕也不會就此與他們聯手。依我看,木族極可能中立以自保……”

纖纖心中砰砰大跳,前日便曾從辛九姑那兒聽說拓拔野與蚩尤擾亂木族的百花大會,又和姬遠玄一起挫敗了鬼國屍兵偷襲玉屏山的陰謀,卻礙於矜持,故意裝作滿不在乎,未曾多問;此刻聽白帝提及,登時豎耳傾聽。

西王母微微一笑,道:“大哥對青帝瞧得極透。昨夜東荒傳來消息,靈威仰果然以舉族為空桑仙子服喪、不可妄動刀兵為由,將孤照峰之戰拖延到三年之後。這三年之內,木族只怕是不會參與任何戰事了。”

纖纖一震,想不到空桑仙子竟已死了。雖然只與她相處一夜,卻蒙她贈予雪羽簪,感覺頗為親切;初回大荒,又被誤認為空桑轉世,卷入琉璃聖火杯的風波之中,對這木族前聖女不知不覺中早已有了奇異的感情。此刻聽聞噩耗,驚愕難過,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

恍惚中,又聽白帝沉吟道:“木族中立,水火兩族無法連成一片,勢必要南北夾擊。未來的大戰若不在東海,必在洞庭、江浮一帶。”

洞庭山、江浮山至榮余山一千二百余裏,與火、水兩族南北交接,東邊又臨木族邊境,是土族疆域內南北最窄的狹長地帶,一旦水、火兩軍朝此猛攻,東面龍族無法越境增援,土族勢必陷入苦戰。若此地失守,水、火盟軍構成一線,金、土各族的局勢則大轉被動。

纖纖雖然不通軍事,但冰雪聰明,自小又隨著父親浪跡天涯,對大荒各族的地理頗為熟悉,此番道理稍一思索,也已隱隱猜到了大概。心中一緊,忽然閃過一個奇怪的願望,只盼水、火兩軍交攻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