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悟能酒淚別杏花 唐憎說善誨八戒

受人之托,行者田間降“妖”。小兩口依依惜別..出言不遜,悟能頂撞師父。唐三藏殷切勸善..

卻道悟能正要下手殺劉太公,聽見人聲議論,俱道是牡丹暴卒,一片惋惜嘆息。便暗忖如此刻鬧出事來,難免毀了牡丹名節,便強忍悲憤而去。幾日不吃不喝。俟太公葬了牡丹,是夜,乘月色去墳上哭了一回,才去劉府放了一把火,又弄一陣狂風助威。

四鄰醒時,只見火光沖天,想救已來不及。劉府諸人皆逃了性命。劉太公畢竟老了,腿腳不便,燒死在裏邊。悟能出了這口惡氣,回到豬神廟,饑腸轆轆,胡亂吃些供果,竟睡著了。忽被一陣刨墻扒瓦聲驚醒,爬起來一看,見一夥鄉民正拆他的小廟,中有劉太公的家眷親朋。大怒道:“你們竟敢在太歲頭上動上,不要命了!”

眾人卻不懼他,罵道:“騷棍,我等當神供著你,花紅表禮,好吃好喝,誰道你是個花花太歲,害人不淺!怕你也無益!——我們己告了官府,再不滾蛋,就要拿你下大獄!”悟能雖村野,卻也怕官,想想在此廝混也無意趣,就腿搓麻線①道:“還是天宮哩,老豬早就呆夠了!——不消動手,老豬自家來。”使釘耙築倒廟字。至此了結一段情緣,自騰雲回福陵山高老莊。

悟能回來,卻不敢進家,瞅著杏花在坡裏忙著,便下去幫著幹活。杏花看是他也不理。一晃三天過去了。悟能也鋤草,也澆地,也守夜。這日杏花見他累一頭汗,心中不忍,道:“幹活的,瓦罐裏有水,去飲吧!”悟能樂得屁顛顛抱起罐子喝水。杏花冷著臉道:“這些日跑何處打野①去了?”悟能喜滋滋道:“總算盼著菩薩開金口了!俺能去哪兒,不過去外鄉討口吃的罷了。”杏花冷笑道:“還是葷食吧?”悟能道:“娘子何意?”否花呸一口道:“自個兒做的好事,還裝傻!人都叫你丟盡了!”悟能嘆道:“真是好事不出門,惡名傳千裏——好婆娘,俺卻改了!只等東上取經人來了,便隨他去做和尚,一走了之,省得辱沒你家!”

杏花聽他要走,拋下淚來。悟能道:“假惺惺哭甚,你巴不得俺走,好再挑個俊俏女婿,熱熱乎乎過日子哩!”杏花罵道:“你個黑心鬼、挨刀砍的,還說妖魔子話來!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你一拍腚溜了,叫俺怎麽辦!嗚嗚..”哭得更傷心。悟能趁機將人家抱在懷裏,撫慰一番。

杏花也是多日守身,被悟能那賤手一撥弄,不由地動情,兩個偎抱著栽栽地進窩棚。剛要行好事,忽聽外頭咳嗽連連。原來有好事者見兩個粘乎,遂跑回莊子告知杏花她爹。老頭拄著拐杖趕來,生生將一時鴛鴦驚了!

老叟喚閨女回家,杏花不聽,爺倆在坡上吵了一通。遠近田疇裏的鄉鄰俱住了鋤鐮,看笑話。老翁臉上擱不住,道:“你就跟他在這窩棚裏過吧!”

賭氣走了。

杏花爹離了莊稼地,橫穿官道回村子,忽聽馬蹄響,便停步讓道兒。見是一個白胖僧人打馬而來,一個毛臉行者隨行護持。

正是唐僧、行者師徒倆。老叟乍見悟空,以為遇上妖怪,驚得退後幾步,跌在路溝草叢裏。唐僧慌得下馬,攙起老者;敘告師徒來歷,好言撫慰。老① 就腿搓麻線——方言,即順勢下台。

① 打野——家禽在外覓食,俗稱打野。

頭只怔怔地瞅行者。唐僧笑道:“那是我徒弟孫悟空,他非妖非怪,卻是個捉妖拿怪的好和尚!”

老叟方松了口氣,道:“小長老既能降妖,不知可否幫幫老拙?”遂將女兒被“豬精”蠱惑之事詳告了。行者道:“此事易如反掌,請老丈陪師父去府上吃盞茶,俺去去就來!”老叟道:“那廝有個鐵釘耙哩,卻要當心!”

行者道:“不妨,不妨,若是個沒能耐的,顯不出老孫手段!”

老叟自引唐僧回家,行者縱起雲,手搭涼棚,便見前頭豆田裏果有個“豬精”赤著膊,揮動九齒鐵耙在摟豆秸,一村姑在旁幫他。行者笑道:“這廝人雖醜,倒還勤快!”又瞅那女子,卻也杏眼柳眉,別有風韻。嘆道:“真是一朵鮮花插到牛糞上,不知那廝怎的把人家哄到手的!”想著下手,恐那鐵耙難對付,心生一計,念動真言,變成一只大蟈蟈兒,一身翠綠,兩須豎立,齜牙咧嘴,威風凜凜,跳,跳到那怪肩上;卻是個皮厚的,覺不著,那材姑丟下活兒.拍手叫道:“好大一個蟈蟈兒!”那怪道:“在哪,在哪?”

行者生氣:“老孫在此半天了,竟裝看不見!”哢地咬了他一口。悟能一疼,才瞅見“蟈蟈”,罵道:“小東西牙怪尖哩!”想一把拍死。“蟈蟈”一蹦蹦走了。女子道:“呆子,還不去逮,編個籠子裝上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