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唐王感恩認聖祖 玄奘驚夢思謁佛 (第5/6頁)

“師父,你聽他倆,又嚼舌頭了!”如來道:“別理!——也老大不小的了,還沒個正經!”兩個忙正色道:“師父說甚哩!我等正商量怎地叫那李皇上派人來取經呢!”如來道:“變得倒快——且說來聽聽!”普賢道:“若是弟子去長安,即去金鑾殿尋他,言明此事,他聽便罷;不聽,便掀了他的龍椅!”文殊道:“賢弟此言不甚妥當,依我之見,卻帶些花紅表禮送他——

會飛的馬兒、善唱的鸚鵡一類,那廝見財眼開,必言聽計從!”

觀音笑道:”兩位師兄,一個紅臉,一個白臉,著實有趣!依我看,不能動手,一動手便打死了;也毋須贄禮,一贄禮便被他看輕了。我思起當年燃燈古佛遣金甲神人托夢漢明帝、開釋教東。流先河之事①,今日亦可效仿!”

如來稱善,即令觀世音去長安皇宮,夢中顯化,叫那唐王進選取經高僧赴靈山。又交待:“卻要替他長著眼兒,休派個歪三胡瓜的!那取經之人,須是個有靈根的,凡夫俗子卻來不了我靈山!”觀音笑曰:“知道,知道!弟子正想起一個人,端的合適!——便是當年師父的聲聞弟子金蟬子,困犯戒律遭貶東土,已歷九世,世世敬佛,現假名玄奘,正在長安弘福寺修持。”

如來笑道:“不知那廝改好了沒有,有無因緣赴我靈山?”觀音略述了玄奘身世,道:“他欲效目連故事救母出地獄,有來西天取經宏願,其師以為他好高騖遠,不允。上進退兩難。”如來道:“這廝今日卻是甚模樣?”

觀音未開口,笑意先漾上來,道:“人倒生得端莊,明眸大眼,唇紅齒白,一臉的菩薩相。”文殊、普賢擠眉弄眼道:“那廝端的一表人材,人見人愛哩!”觀音臉一紅,啐道:“尊為師兄,忒不自重!”兩菩薩見觀音害臊,直樂。觀音遂不理他倆,朝如來道:“師父,這玄奘曾遊歷江南,頗行得路。

倘來靈山,也算十世修行,終得正果。”如來頷首。

普賢叫道:“那中華江南,弟子頗遊過幾遭,青山綠水,太平清明,與來我靈山之路大不相同!”文殊亦道:“自出長安,逶迤往西,有八百裏戈壁、三千弱水,又有大雪山、火焰山..山惡水險,猛獸出沒,盜賊如蜂,妖魔叢生,種種艱辛,不可枚舉!那金蟬孤身一個,如何來得了!”普賢笑道:“有觀世音大士相助,一朵祥雲便撮了來,哪管它千山萬水、妖魔盜賊,不在話下!”

觀世音豎柳眉,瞪鳳目,“大師兄,你果然是個騎獅子的,便也物以類聚——嘴裏吐不出象牙!”普賢拍手道:“師妹罵得好!”文殊普賢道:“你① ”漢明帝”句——據《後漢書》: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帝子是遣使天竺,訪求佛道。使者至大月氏遇二高僧,邀請來國;又使白馬馱佛像、經籍而回。

明帝遂建白馬寺供奉佛、法,僧三寶。

是騎象的,你能吐象牙!”逗得如來也忍俊不住笑了。又道:“二菩薩之言,頗有道理,不知觀世音有何妙策?”觀音道“長安至此間,關山萬裏,路途迢迢,妖魔險阻自不必說,又不能施神通超脫而行。卻電無奈,請師父賜教!”

如來開慧目遙觀東土,忽兒笑道:“猴頭,五百年不曾謀面,別來無恙?”

文殊普賢莫名其妙,觀世音卻當下悟知,笑道:“適間師父一句活,弟子卻思起一個故人,乃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妖猴孫悟空,這廝神通廣大,又有靈性,帥父故不忍傷他,一直壓在蓮花五行山下。弟子願順道晤他一面,勸其皈依,叫他給取經人做個徒弟,開路護法而來。不知師父意下如何?”

如來聞言而喜,稱善道:“現世音正說出老僧心中之言。”文殊陰陽怪氣道:“那猴精壓了五百年,一旦脫身,豈能安分!不如尋個豬精做取經人擁護,老實巴交,又能出力,倒叫人放心!”如來知他說妖魔子話①,順水推舟道:“文殊菩薩,你言正合我意!為師便著你去尋個老實巴交的豬精,令其歸順,與那猴兒做個幫手,一巧一拙,互為照應,卻也圓滿!”文殊只尖著舌頭想說幾句風涼話兒,聞師父之令,瞠目結舌,只得口稱“弟子謹領”!

偏過臉,苦得直皺眉頭。普賢笑道:“哥,若一路上尋不著豬精,沒臉遮羞、便一頭栽流沙河裏,死活不上來算了!”文殊惱道:“我若尋到豬精,如何說——你卻要投流沙河!”普賢知文殊神通,擅長無中生有,不敢應,遲遲疑疑道:“我投流沙河做甚!流沙河又無妖精要我勸善!”

如來笑道:“為師屢次告誡爾等:‘言多有失’,‘大德慎言’。全當耳旁風!這文殊饒舌攬了個尋豬精的差事,卻也不好偏了你——適間我觀東方,那流沙河中正好有個妖精,出沒波浪間,專吃行路人。普賢,你便去降了那廝,與他授戒,叫他也與取經僧人做個徒弟,一道西行。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