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如親顯化享靈山 金蟬破戒貶東土 (第5/5頁)

金蟬不意五年苦修,付諸東流,大慟。娘子安慰,他道:“都怨你!”娘子委屈,去請老夫人。老夫人趕來勸說,亦無果。正悲痛欲絕間,忽聞半空傳音:“金蟬子,佛祖喚你回去!”金蟬擡頭見是觀音菩薩,悟道:“弟子便歸!”觀世音即拋下一朵蓮花,令金蟬子踞坐其上,一陣風攝走了!撇下娘子與老夫人,大哭小叫道:“無怪這負心郎不願回家,原來有這等美貌女仙為伴!”

觀音解金蟬子回到如來面前。如來嘆道:“可惜了一條羅漢身!”金蟬慌得五體投地,央求:“世尊恕弟子破戒之罪!”如來正色道:“戒為無上菩提本,豈可冒讀!既忤犯了,該墮阿鼻地獄,入七重鐵城,受風刀解身、火灸斧研之苦!”金蟬聞言,淚如雨下。觀音不忍,代他求情道:“金蟬子破戒,理應受罰。姑念其迫於母命親情,不得已而為之。願我師慈悲,令其滅度,我將他帶到南贍部洲、中華之土,尋個好人家托生了,叫他吃齋念佛,世世修行。地獄少一個冤鬼,世間多一個善男,何樂而不為!”

如來聽了,微笑點頭:“好個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便依你言。”

問金蟬子:“你願寂滅,隨觀音菩薩轉生東土麽?”金蟬知可避地獄之苦,歡喜不已,連聲應承,頂禮拜謝了。遂離大殿,去僧房沐浴畢,結跏跌坐,入定調息,吐納漸微。少頃,已坐化了,觀音見金蟬子遊魂無著無落,被陰司夜叉追得亂跑,遂揮楊柳枝抽了一下,趕走夜叉,袖了金蟬。辭別如來及眾佛子,令諸天開道,龍女惠岸殿後,縱起祥雲,浩浩蕩蕩往東土而去。

觀世音菩薩一行離後,如來沉忖良久,擡眼看座下,黯淡無色,開口道:

“觀世音一個女子家尚自立門戶,文殊、普賢,爾等法力不凡,更應另辟叢林,廣傳弟子,壯我釋門聲威!”便令文殊菩薩去東土清涼山①,普賢往光明山②,即刻起程,赴彼再造伽藍③。二菩薩啞已吃黃連——有苦道不出,也是自作自受,只有諾諾退下,收拾行裝,辭佛祖而去。如來見他倆去了,稍覺舒心了些,重開法會,與諸弟子談經說法不提。

要知後事如何,下回分解。

① 清涼山——即五台山。

② 光明山——指峨眉山。因其晝有“佛光”、夜有“佛燈”,一片光明,國人附會 為普賢道場。

③ 伽藍——梵文音譯,原意僧園,泛指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