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轉蛾眉馬前死---《水晶劫》 一 、宣井童(第2/3頁)



  山上坳的地勢算是平坦些,可也絕對養活不了百來戶人家。只是碰巧因為附近有個響水潭,這響水潭裏碰巧又是產晶的,而中州、宛州的豪富人家碰巧還喜歡水晶,山上坳也就成為了宛州最出名的山村。整個東陸的水晶大概有一半是從黃洋嶺的山上坳來的。

  和鎮也產晶,不過山上坳的采晶人說起和鎮的晶來,都是一臉的不屑。和鎮晶?嘿嘿嘿嘿背後的意思就是說,那樣的品質怎麽可以跟黃洋嶺的晶相比?初初聽到北邙山的晶,山上坳的人也還是一臉的不屑。北邙晶?沒聽說過!在他們簡單的思維裏面,大概再也沒有什麽地方的水晶可以和黃洋嶺的相媲美了,商人們口中的好晶無非是用來壓壓價格的工具。見他們不信,那個前來買晶的商人搖了搖頭,當他再次來的時候,從皮囊裏掏出來一塊海碗大小的黃晶,居然是四方的,一點雜質都沒有,純得讓人心醉。山上坳最老的采晶人鮑九捧著那晶一時竟然忘記了呼吸。

  猜猜多少錢?商人的笑意裏有種說不清楚的憂郁。

  這樣大的晶鮑九遲疑了,采了一輩子的晶,他也沒有看見過那麽好那麽大的晶,天價了不算天價。商人伸出了兩根手指。

  兩萬金銖?鮑九吃驚地說,山上坳一個月采的晶差不多也就湊成這樣的尺寸,就算是碎晶,兩萬金銖怕也打不住。

  商人搖搖頭。

  二十萬啊!鮑九松了一口氣,這樣的價格對山上坳的晶沒有太大影響。

  兩千!商人咬牙切齒地說。

  鮑九像是被雷打了半邊,一張臉一半是黑一半是青,指著商人噔噔地退了幾步,說不出話來。

  老鮑,商人把那黃晶收進皮囊,要是二十萬金銖的晶,我敢就這麽隨身帶上來只為了給你看一看?他的笑容很難看,都過去啦!你們也好,我們也好,今天是最後一次生意,算是盡了我們幾代生意的這份心。北邙晶這樣沖進來,大家都沒得活路了。那是上月初七的事情。

  諸侯打仗是司空見慣的,多少年來人人都認為這和宛州沒什麽關系,不料這一次河絡也牽扯了進來,市面上忽然到處都是極精巧的河絡制品。商人說河絡不用采晶,他們會煉,別說海碗大小,更大的也煉得出來,短短半年間,宛州最大的水晶交易地就從青石挪到了雲中。買晶利厚,商人就算洗手不幹,回到青石也不至於改行去賣包子。珠寶作坊的雕晶匠人都往淮安和雲中跑。只有山上坳的采晶人,守著一個響水潭,什麽也不能做。

  村子太大,要是家家都去采晶,響水潭就成了餃子潭,更別說守潭人不能答應。每一次去采晶最多只能是二十個人。每年開春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抽簽排定采晶的順序,一年每家只要排上三四次,就能保證一整年的開銷。

  上個月的初一,宣井童記得有還有十三四個采晶人。可是到了十五,便只剩下了七個。今天又是初一,就快到正午了,會有多少人來呢?宣井童往村子的方向眺望了一下,土路上靜悄悄的,一個人影也沒有,林間的空地上靜悄悄的,只聽見他的心怦怦地跳。宣井童也聽說了商人帶來的消息。只是在兩三天裏,山上坳就像被抽了筋一樣軟塌塌靜悄悄,沒有了生氣。

  他嘆了口氣,低下頭來,盯著掌心的水晶發了一陣呆,雪亮的刀尖跳了跳,又往手掌中間落了下去。

  阿童哥!宣井童吃了一驚,手震了一下,那刀尖輕飄飄地在掌緣挑出一道血線來。

  阿童哥!這次他聽清楚了,是有人捏細了喉嚨在喊。那一定是鮑樹生,就算他的口技再出色,又怎麽學得來阿袖的聲音?就是阿袖的呼吸,宣井童也聽得出來。

  阿生,你出來吧!他握住了掌緣說。

  嘩的一聲,背後的灌木叢裏跳出一個漢子來。鮑樹生的臉上一點沒有把戲被揭穿的尷尬,還是那副嬉皮笑臉的模樣,被你聽出來啦他湊到宣井童面前,還想說些調皮的話,卻一眼看見了宣井童手上的血跡,頓時驚得把方才的話頭給忘記了。

  哎呀,你怎麽那麽不小心,他伸手來抓宣井童的手,見血了,今天可怎麽去?宣井童慌慌張張地把手藏到身後,破了一點點,沒事的。沒事麽?鮑樹生將信將疑地看著宣井童。和采晶人不同,宣井童是拾晶肉的。聽說晶肉對血腥氣最敏感,沾了一絲血氣就長不開。

  沒事吧宣井童含糊其辭地說,心裏焦灼起來。劃破了手,應該不能去拾晶肉了。可要是不能去響水潭,也就意味著這個下午不能和阿袖在一起他急得耳根也有些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