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節 談判(下)(第2/3頁)

被迫要放棄六鎮以外的所有地盤,把兵馬削減到只剩兩萬人,所有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盤都要吐出去,這幾年的仗等於白打了,這樣還叫做皇恩浩蕩,偏偏石康這廝說得又是情真意切,孟聚這口氣憋在胸口,險些憋出了內傷來。

這樣,雙方的價碼實在差得太遠,事情沒法談,就只能拖下來了。江都那邊都換了幾茬的使者了,談判還是進展不大,所以,對南唐新過來的談判使者,孟聚也沒抱多大的希望。但對方既然千裏迢迢來了,不接待也是失禮,孟聚便在當天中午設宴款待南朝使者一行。

這位蘇侍讀的形象很符合孟聚心目中的南朝讀書人形象,他年紀不大,相貌頗為清雅,眼神明亮而溫和,舉止從容,顯得很有氣度。席間,雙方杯觥交錯,只談風月,不聊正事,氣氛倒也其樂融融。

飯飽酒足後,孟聚請這位蘇侍讀移步會客室,閑聊一陣後,孟聚笑吟吟地說:“蘇大人,您想必也知道,我軍雖身處北國,但全軍上下皆為華夏赤子,一直衷心仰慕大唐正統,末將本人更是大唐北府的在冊鷹侯軍官,我軍全體對陛下和朝廷的忠誠,天地可鑒。

今年三月以來,我軍就一直在向朝廷乞談歸順之事,前些日子,兵部的石侍郎和禁軍的徐都督都來過我們這裏,大家也談得很好,在歸順大事上已經達成一致了。只是總有一些細節障礙,導致雙方無法一致,末將為此也很是憂心。

蘇侍讀您是陛下身邊的近臣,平日深得陛下教誨,見識定然比我們這些邊塞武夫高明。您不遠萬裏親身前來,想來定是有了些新見解吧?末將願恭聽先生高見了。”

知道正題來了,蘇墨虞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他捋著下巴上的幾縷長須,淡淡笑道:“征北將軍過獎了,若說什麽高明見識,學生是不敢當的,只是有點淺薄見解,欲與將軍商議。

前幾番商討不果,學生也大致了解了經過,朝廷有朝廷的規矩和戒律,陛下對將軍您自然是很欣賞的,但很多事情,便是陛下也不能自由做主的;而征北將軍您麾下這麽多的兵馬要安撫,確實也不容易。所以,學生覺得,只要大家都有誠意,彼此體諒對方的難處,一些分歧不妨留著慢慢解決,總能談出個結果的。”

孟聚笑道:“蘇大人不愧是陛下身邊的人,見識果然高明,得您提點,末將茅塞頓開啊。”

他心裏疑惑——這個蘇學士看起來長著一張聰明的臉,怎麽說起話來這麽沒譜?他千裏迢迢從江都跑來,就是為了沖自己說上幾句“都有誠意、互相體諒”廢話嗎?

果然,蘇墨虞接著往下說了:“但有一件事,學生以為,卻是刻不容緩的。將軍您曾向朝廷上奏,說東平軍因為缺糧少銀,缺乏補給,將士們過得十分艱苦,不得不忍饑挨餓。

陛下關心士卒,聞知此消息,為之動容落淚啊!

學生北上之前,陛下一再囑托學生,務須想辦法增援東平軍的將士,勿要再讓將士們受凍餓之苦了。”

孟聚肅然起立,向南方跪伏行禮,他感動地說:“聖君仁心,吾輩感激涕零!末將謹代表東平軍全體官兵感謝陛下關懷。君恩深重,吾輩無以回報,願為聖君效死!”

蘇墨虞也跟著起身行禮,然後,他說:“孟將軍,陛下和朝廷都想竭力給您增援,只是因為鮮卑兵馬隔絕南北交通,要想大規模增援,這委實沒法辦到。所以,學生覺得,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解決東平軍與大唐之間的交通問題。只要東平兵馬與我軍王師合力打開一條道路,朝廷的增援就可以運上來了,解決了東平軍的後勤問題,其他的事也都好解決了。”

“蘇大人,你所謂打開一條通道,不知所指何意呢?”

“有兩條路可選擇。第一條路,大都督揮師西向,下潼關,進關中,占漢中,與我朝的西蜀軍鎮聯絡;

第二條道路,則是大都督直接揮師南下,攻兗州、青州、高平等地,直至徐州,與我朝的江淮北伐軍前後夾擊,合力攻打偽朝的樸立英,將其擊潰後,征北將軍您也可跟朝廷的江都禁軍直接聯絡。”

蘇墨虞斬釘截鐵地說,他的言談裏流露出強大的自信:“現在鮮卑韃虜的重兵囤積於洛京和江淮間,其余後方各州各郡皆是兵力空虛,以大都督之神武和麾下兵馬的武勇,兩條路線都是易如反掌。只是但漢中道崎嶇難行,大規模補給也不容易,學生是不建議將軍走這條路的,還是打通江淮線來得好些。

到那時候,將軍您以朝廷為後盾,進退自如,處境定然比現在孤懸北方來得好多了!”

孟聚一愣,他望向了文先生,卻見文先生也在望向他,雙方都看見了對方眼裏的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