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差距(第2/2頁)

難怪主君一定要讓第二軍、第三軍來和蔡州軍碰一碰,而對於河朔兩軍則是沒有提任何要求,這就是差距。

兩軍對陣,一眼就能看出真正經歷過血戰的軍隊和未曾打過硬仗的軍隊在氣勢氣質上的差異,而一旦交鋒,陣前轉換,推進速度,遇到襲擊時的應變,無一不落後於對手,這也難怪明明在兵力上的優勢如此明顯,卻始終無法對敵人造成實質性的殺傷,反而被對方經常用拖刀計回馬槍這一類的小伎倆造成殺傷,這也是王邈和梅況最為無語的。

好在這兩軍雖然表現不佳,但是氣勢猶存,經歷了這兩日的惡戰之後,尤其是到後來,戰術變化速度也明顯加快,已經有了一些應對之力,起碼已經有一些回擊之力了。

“主君讓第二軍、第三軍來參戰是正確的,這樣軍隊是難以當大任的。”王邈話語裏沒有絲毫客氣,眼神中更是多了幾分不滿,“訓練是無法訓練出一支合格軍隊的,更不用說訓練都還是墨守成規,缺乏對現在越來越復雜的戰爭了解了。”

梅況也忍不住咧嘴苦笑,這位衙推大人,說話還真有些尖刻,不知道許子清和張越他們聽到如何著想?

但這家夥也的確有說這話的底氣,無論是盧龍軍還是成德軍的表現都遠好於第二軍和第三軍。

梅況觀看了這兩日裏第二軍和第三軍的表現,如果將這兩軍放在那一日界牌河岸那一戰中去,梅況估計恐怕還等不到自己趕到,這兩軍就要被蔡州精騎給擊潰了。

一缺經驗,二缺氣勢,三缺韌勁,這就是現在第二軍、第三軍的問題,兩日的戰事讓其有些改觀,但還不夠,江烽提出的讓第二軍、第三軍乃至後續的第四軍、第五軍都要盡早投入戰爭,經歷戰爭洗禮,這個意見相當中肯,否則在日後越來越殘酷慘烈的戰爭中這樣的軍隊難堪大任。

“衙推大人,這其實也和我們淮右之前除了在澮州之外未曾經歷過像樣的大戰有關系,畢竟我們淮右的成長時間太短了一些,就這麽兩年,如果真要頻繁遭遇像固始保衛戰那樣的惡戰,恐怕我們淮右也不復存在了。”

梅況的委婉解釋讓王邈也默然。

王邈雖然對許子清和張越不大看得上,但對梅況還是相當尊重的,不僅僅是梅況的武道水準超群,而是梅況性格沉穩謙遜,看問題也很客觀。

就像他說的,淮右政權成立時日尚短,不可能經歷太多的惡戰苦戰,否則江烽的這點兒家底早就被打光了,哪裏還輪得到淮右的存在?

只是看到眼前這第二軍第三軍拙劣的表現,王邈看在眼裏急在心頭,兩軍對一軍,雙倍優勢,這一戰居然還是打成這樣,要知道蔡州軍還有一軍坐鎮未曾出戰,這不能不讓王邈感覺到恥辱。

他已經下了決心,回去之後,要麽將第二軍第三軍以及和第二第三軍情況類似的第四軍第五軍全數推上戰場,通過吳地戰爭來徹底磨礪,要麽他就要向江烽建議,有成德軍和盧龍軍來對第四軍第五軍進行混編整肅,或者說得更難聽直白一點,就是讓盧龍軍和成德軍將第四軍、第五軍兼並重組,重新整編為四個軍。

他甚至還打算向江烽提議,鑒於目前河朔三鎮的局面,可以加大力度對和河朔三鎮的招募,哪怕無法再像現在這樣一下子招募到成建制的軍隊,但只要一個營、一個都甚至一個隊的軍隊來投,那都是對淮右軍隊的一個有力補充。

要知道一個經歷過幾次戰爭的老卒往往都是三五個死去的士卒堆砌出來的,其經驗是無法復制的,只能通過不斷的戰爭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