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永生人皇的祭品(第2/4頁)

不過,如果人皇是被人反感厭惡。永生人皇,就絕對是被憎恨敵視。

大律今天有二十多名武帝,但多數都是強行征召的,真正服從並效忠的,也就只有流梟和流忻州王猛三大武帝。

為了避免引發反彈,引發聯想。律帝只有未雨綢繆的按下心思,來謀劃,來等待能出手的那一天。

他錯了。

“不能等了。”他再自言自語了一遍:“不論是誰擒殺了蒙少泉,我必須要盡快出手!”

上陽皇帝就是再活一回,也絕對想不到,他失蹤的消息,很快成為一個暗中卷起來的超級風暴,帶出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

上陽皇帝為九洲做出的最後貢獻,就是以生命為代價,刺激了王策,刺激了律帝。

“顧博很可能會成為永生人皇”,這個最恐怖的猜想,像鞭子一樣抽打王策加快步法。

對大律軍的總攻,正在密鑼緊鼓的籌備。

王策不敢給顧博更多時間,他和大律之間,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裏,決出勝負。哪怕為此付出極為慘痛戰損,也在所不惜。

他王策再不做好準備,等顧博一一擒殺,汲取四大人皇,成就武神,他就是死路一條。

永生人皇的第一個祭品被搶奪。

律帝咆哮著,在憤怒中,被動的匆匆啟動了籌謀一年多的祭品計劃。

此乃永生人皇的爭奪大戰,他顧不了前線戰事,勒令大多數的意志武帝悉數返回律京。從中,挑選了他勉強信得過的,能控制得住的意志武帝。

然後,律帝悄然無息的率領流梟王猛等武帝,表現出爭分奪秒的態度,直奔海洲!

上陽皇帝的失蹤,像一朵不起眼的浪花,悄然的掀起最後的最致命蝴蝶效應。

他生前,沒能給九洲百姓帶來和平和好處。死後,卻憑蝴蝶效應,裹起了無盡風雲,加速了各方反應,間接促成了九洲一統。

不論誰成為“永生人皇”,都將君臨天下,並最勢不可當的完成一統。不論是顧博,不論是律帝!

天下一統的曙光,就這麽不可預知的降臨了。

也許最好。也許最壞。

……

“殺!”

孟若俠猶如下山猛虎,率領部下左突右突,在大規模的混戰中廝殺。

鮮血,自己的,敵人的,戰友的。紛紛灑在身上,灑在地上。身後的將士又是十余名倒下,孟若俠怒吼一聲,不知為何,他想起了前輩王策。

一樣是兩衙出身,王策年紀最多比孟若俠大四歲,卻已是孟若俠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前輩和偶像了。天妖王策,像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山,激勵著北唐一代代的年輕人。

孟若俠年紀不小,閱歷也不少,他很少有熱血過頭的時候了。他不求能做的比北方王更好,但至少這是一個他的榜樣。

十萬北策聯軍,四十萬亂世軍團。在這個橫向一百五十裏的戰場上,恣意的沖擊大律軍。

五十萬不夠?王策冷漠的再度投放二十萬後周郭威軍團。

宛如波浪一樣,一浪接一浪的攻勢,終於把作戰意志頑強的大律軍給壓垮了。

北陸侯絕無表情地看著,親眼目睹,以紀律和意志頑強聞名於世的大律軍,生生是在王策投放的一波波波浪攻擊中崩潰。

他頭也不回的交代:“第二十一軍團,第三十五軍團增援,接應撤退。後撤三十裏,第四十四軍團到第四十八軍團,準備布防應戰。”

戰靈軍很兇猛,不過,有北陸侯親自主持,在大律軍崩潰的情況下,依然很難占太大便宜。一次是巧合,次次都如此,那就是北陸侯的本事。

能在大軍崩潰的情況下,依然勉強能有序的撤退,這是大多數名將都做不到的。

大律軍有很多值得自傲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紀律,就是作戰意志。近日來,卻一再的在正面被王策打得心理崩潰。

親眼目睹大律軍的崩潰,所有將領和參謀,無不嗓子眼發癢。

好一會,武侯看著王策不依不饒的出動下一波戰靈軍發動連續強攻,緩緩道:“看樣子,他真的很相信戰靈軍的戰鬥力。”幾名參謀在一旁苦笑,戰靈軍的戰鬥力已經不必強調了。

王策不出動精銳也罷了,一旦出動精銳,幾乎就要兩三倍的大律軍,才能抗衡。

北陸侯吐了一口氣:“在戰場上,我不怕任何對手。我從來不喜歡蠻幹的人。”

武侯木然,輕輕地嘆息,憤怒和苦澀混合在一起:“問題是,他有能力有實力蠻幹,埋著腦袋,像紅了眼的公牛一樣一味猛沖猛打。而我們,根本擋不住。”

“我研究過他。”北陸侯沒笑,武侯也沒笑,他們都研究過王策:“他是一個喜怒無常,總的來說,比較講究策略的人。能軟能硬,總的來說,是一個強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