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唐帝遠遊,太子監國(第2/4頁)

就像南北之戰,真正有價值的決定性戰役,其實就是一頭一尾的兩次大戰。其他時候,都是這麽互相頻繁的更替攻防位置,純屬常規作戰。

很多人會為了名將,為了許多具備傳奇色彩的戰役而津津樂道,講述的流傳的,永遠是決定勝負的那一刹那的戰事。

其實錯了。戰爭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相當枯燥乏味的,也絕對沒有任何的傳奇味道。

在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任何一個水準線以上的主帥,都不會輕易的發起決定性戰役。一旦發起,則表示其中一方已經在常規作戰中,累積了相當的優勢。

一場規模在百萬以上的大戰,打上三五個月以上才是正常的。南北之戰從爆發,到結束,只花了一個半月,其實是很反常的。

好比南北之戰,人們津津樂道的講述結尾的那一戰。卻沒人知道,在傅希文發起最終戰役之前的一個半月的常規作戰中,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而王策又在常規作戰中,漸漸累積了多少優勢。才最終迫使傅希文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九洲五千年的歷史上,規模在千萬以上的大戰不會超過六次。

沒有歷史經驗,誰都不能判斷,這一戰要打多久。以王策的推測,打上一年半載,恐怕也不稀罕。

一年半載?王策神情冷峻,這太久了。

來自顧博的威脅,總是像陰影一樣揮之不去。回憶顧博的許多神態言辭,王策總有不安,是因為顧博太冷靜了?

亦或,顧博去年忽然提前動手,這裏邊究竟藏著什麽奧妙?

也許就是因為這兩點,王策感到不安。沒道理的隱約感覺,也許顧博另有後手也說不準。

如果顧博有後手,那就一定是成為武神。

須知,以王策現在的實力,除了武神,在一對一中,沒人能殺死他,更不要說生擒他。

王策有一些笑不出來,無疑,顧博只有一次能抓住他的機會。那一次機會,去年顧博已經動用了,就已經失去了。剩下來的,就不是靠陰謀詭計能實現的。

以他現在的修為,足以碾壓任何陰謀詭計。

他和顧博之間,剩下來的,將會是武力之間的最終較量。顧博出現的時候,就是最後的決戰。

顧博不會放過生存的機會,而王策也絕對不會再有上一次的許多忌憚,也絕對不會放過顧博。

許多事,可一而不可再。哪怕是父子!

……

戰場上的廝殺,每三天持續一次。

站在高台上觀戰,王策瞄了一眼韓信白起李靖等戰靈,在營地裏晃悠來去,細心的檢查各種軍械裝備,並仔細的觀察將士們的戰鬥力等等。

沒人敢否認韓信白起他們的軍事才華,他們曾經在一個文明的歷史時代中,各自都是最耀眼奪目的那一個。

他們永遠是最特殊的那一個。

不過,很遺憾,韓信也好,白起也好。對這一批名將戰靈來說,九洲太陌生了,他們殘存的上一世的軍事經驗和戰法,基本沒有價值。

韓信他們的價值,不是上一世的軍事經驗,而是他們本身的軍事才華。作為一個文明中最特殊的那一批,無論在任何一個時代,自身的才華,都會讓他們成為最耀眼的恒星。

說來,王策也做錯了。他以前是真沒想到,他會有統帥人類大軍的時候,那時的他,也真沒想過,多給白起等名將一些在外邊的時間,才能更快的熟悉九洲。

於是,韓信和白起他們現在不得不盡快熟悉。不過,鑒於他們對九洲的陌生,短期內不可能給出戰術上的建議。

軍事戰略是相通的,這是白起他們唯一能給王策的謀略幫助。

王策收回眼神,看向戰場,側臉道:“如何?”

“暫時沒有發現。”一群軍機參謀一致搖頭:“看起來,大律暫時沒有把精銳集中使用的意思。”

毫無疑問,傅希文集中使用精銳和絕對主力,讓所有軍事將領都為之眼前一亮,那是對付戰靈軍的一個絕佳戰術。尤其是對付炮灰戰靈軍。

南北之戰,震驚天下。戰後,傅希文的一系列戰術戰略運用,飛快的就成為各國軍方研究的經典戰例。

戰靈軍,要數量有炮灰軍團,要質量有主力軍團。

如何遏制戰靈軍,已成為一個半公開的軍事課題,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無疑,傅希文已成為遏制戰靈軍的開拓者。

王策沉吟,來到一個空地上,一次十萬的放出了一百萬炮灰軍團。

王策眼神掃向滕沫:“騰將軍,我命令你,準備展開反擊沖鋒。”

半個時辰後,轟轟烈烈的炮灰軍團,像瘋了一樣的沖擊著早有準備的大律軍。

二月二十八,些許新芽在白皚皚的雪地覆蓋中,茁壯堅定的生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