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唐帝遠遊,太子監國

半年前,北策和大律之戰爆發。

北唐是唯一馳援的,西策府出兵二十萬。不是唐帝不想多派,而是王策當時人在鬼界,北策府沒人能號令北唐軍,增援也沒法有效作戰。

不過,北唐依然在邊境,也就是西策府和西海府囤兵百萬,以便隨時增援。

也許你會納悶,王策和顧博不是已經反目,擺明不死不休了嗎。顧博為何好像一點芥蒂都沒有,繼續和王策合作的態度?

其實,一句話就夠了。王策和顧博的“父子關系”,決定所有沖突,先天都純屬“人民內部矛盾”。除此,各自的利益和方向都是一致。

王策一回來,北唐就命令囤積在西南和西北邊境的百萬大軍出動。

百萬大軍兵分兩路出動,而其中一路,數十萬大軍正浩浩蕩蕩的在冰天雪地中行軍。

數萬先頭軍在前開路,盡量的把雪地給踩實了。紀藏的身子,牽著戰馬,艱難的行走在厚厚的雪地上,卻是面無表情。

心腹部將知曉,這是紀藏心情不好的表現,卻沒人敢上前去說什麽。

紀藏是一名標準的軍人,曾被軍機院大佬贊許為“軍人之榜樣”,行為處事和禮儀心態,都相當的符合一個軍人的作風。

按說,他同為北唐新一代將領,是在北唐十年征戰中崛起的將領,他沒理由反對戰爭。他從被抽調過來,就一直表現出不滿,這是有原因的。

紀藏是老西北府出身。

從這一條,所有不懂他態度的人,一下子就豁然了。紀藏不滿的是王策。

以王策今時今日的威望,基本覆蓋北唐軍,唯一仍對懷有他不滿的,並且很少會有人追究這種不滿的,只有一個可能:對方是老西北府出身。

老西北府,是王策在軍方崛起的最大受害者。

當年,平定西梁之戰,老西北府和老北疆府是當仁不讓的主力。打平西梁後,西北府得到嘉獎後,也迎來了一道裁撤西北府的命令,就像一記悶棍。

當年唐帝下旨裁撤西北府,是被內閣和軍機院一致強烈反對的。後來,是唐帝一意孤行,甩出增設“路級”作戰單位的政治交易,強行通過裁撤的。

就這麽,為了給王策挪位置,當年戰鬥力穩居八府之首的老西北府被裁撤了,所有將士軍官被打散塞入七府。

也等於是說,王策二話沒說,直接就把老西北府的甜美果實摘下了。從此,能想象老西北府出身的那些將士是多麽的惱火。

老北疆府後來也因軍事需要,而被裁撤。但比老西北府幸運的是,老北疆府被裁撤,給王策騰出北方防區之後,以另一種方式,在東北一帶新生了。

老西北府將士,是有理由,也有資格對王策不滿。事實上,那時確實是王策摘了人家的果實,人家當然有資格不滿。

不過,隨著密陽戰役,南北之戰。王策威信如日中天,更多的老西北將士漸漸褪去了不滿,其中一樣是老西北出身的秦廣武和秦鐵父子就是代表性人物。

王策加封為皇儲之後,這種不滿的聲音漸漸平息了。也只有紀藏這種固執的標準軍人,才會念念不忘。

一隊斥候飛快的從前邊回來:“督帥,前邊二十裏就是下林城寨。”

“報名,讓他們開關。”紀藏冷冷道,下林城寨至今歸屬模糊,很難說是北策府的領土,還是北唐的領土,他不喜歡。

下林城寨,就是滕沫的老山寨。在北唐和北策府大量物資支持後,此處已成為一個重要的通道關卡,也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天塹。

接近十萬大軍的來臨,看著蜿蜒無窮的大軍,得到北唐和北策府雙重任命的隆以征兩眼發直,喃喃道:“開關,放行。快放行。”

……

“進攻。”

大律三大方面軍完成戰術運動後,前線大本營的命令,讓三面大軍統統發起了攻勢。

如潮的大律軍(包括仆從軍)發出鋼鐵一樣的步法怒嘯,整齊劃一地向前推進,並不顯得急躁。

重騎兵,輕騎兵,突擊騎兵,快速騎兵等等,在大營裏外集結,虎視眈眈地看著戰場,等待也許會有,更可能不會有的出戰命令。

重步兵,輕步兵,突擊步兵,快速步兵等等,組成一個個的戰術方陣,兵鋒森森的指向北策軍防線。

步兵方陣之後,是無數的各種大中型戰爭器械,密密麻麻的組成了讓人毛骨悚然的強大戰術威脅。

也許陽光刺眼,王策眯眼眺望戰場的血肉廝殺,大律軍的攻勢讓他有很熟悉的感覺。

一年多前,他和傅希文在為期一個多月的對峙戰中,就是這麽互相消磨時光的。乍然一看,似乎雙方攻防規模都很大,但其實只是很常規的打法。

戰爭中,絕大多數時候,其實都是這麽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