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鎮魂饅頭(第4/7頁)

只是那大公子一行有些奇怪,他們在運河邊找一家客棧住下來,他拿出不少銀子讓手下請人打撈屍體,說是生要見人死要見屍,而且既然劉家把錢都收了,這閨女也穿上嫁衣上了花轎出了門,那麽她也算是張家的人了,她的屍體也得運回廣陵張家祖墳去安葬雲雲。

鎮上的人們議論紛紛,兼之每天在岸邊,劉家閨女的娘都守在那哭得天昏地暗,真是攪得鎮上人們心裏都不好過。

張家的大公子雖然因為桃三娘端上魚而對她發了火,但是之後卻仍然每天過來歡香館吃飯。

他尤其最愛吃的是桃三娘做的各色青菰粽。甜的有豆沙粽、蓮子粽,鹹的是火腿粽、蛋黃粽;還有專門配鹹甜不同醬料的竹葉白糯粽等,每餐有時猛吞下好幾個,然後加一大碗茶或者一碗湯,別的菜點了再吃不下,也就飽了。我見過他有兩次吃完了,就嚷嚷胃裏難受,他的小廝把他攙著扶著,在店裏罵罵咧咧一陣才走了的,但下頓卻還來照吃不誤。

不知是恰巧還是注定的,我聽那些嬸子們閑聊,說起他們眾人合計一算,那劉家閨女死後的頭七那天,將會是端午節的正日,鎮上很多人似乎有些害怕了,許多人竟還自發湊了點銀子,送給劉家讓他們買紙錢和做法事,劉家感激涕零收下了,和張家大少爺的得力跟班商量之後,找來幾個打齋的,在運河邊上每日裏燒香撒紙錢,日夜超度。

劉家閨女跳河之後的第三天,我意外地發現,桃三娘不知什麽時候開始,在廚房裏做了許多的饅頭。

一屜一屜的饅頭,比我拳頭還大一倍都不止,而且個個包著黃鱔魚、鹹蛋黃、黃豆之類的大餡,蒸出來白白胖胖的模樣,特別誘人。

但三娘絕對不給我吃,也絕對不賣,只要是店裏客人不多,她得了空閑,就會呆在後院裏做這些饅頭,蒸好了就擺在一邊晾涼,然後裝進一口一口大布袋子裏……我每天采了艾葉回來,有時也會幫她的點忙,但問到她這些饅頭用來做什麽,她卻都是笑笑,說我到時候就知道了。

端午節前的那天晚上,正是晚飯時刻,店裏客人不少,張家少爺也在,剛進門坐下,只見又有一輛馬車駛到歡香館門前停下,我也是在家吃完了飯,送娘出門,無意中望去,那車上下來一個美貌女人,不是別人,正是那日和幾個讀書人來吃過點心,似乎叫嶽榴仙的紅衣女子。

那紅衣女子走進店去,抱琵琶的丫鬟跟在她身後,兩人一起進了店裏來,我好奇心重,便走到店門前去,裏面桃三娘忙碌著,還未待她過來招呼,那紅衣女子就已經徑直走到那張公子面前。張公子擡眼一看,倒沒有感到意外,嘴角一撇,露出一個不無得意的笑,用手裏折扇一直面前的椅子:“坐。”

桃三娘這才過來拿茶杯給那女子倒茶,那女子目不斜視,只是盯著張公子。我在店外,聽不清他們在說什麽,但看那女子僵硬的神情,似乎壓著怒火,我便隨意似的走進去,正好一桌客人走了,李二在收拾桌面,我便過去幫他幾張椅子擺好,只聽那女子對張公子說道:“你不是想聽我談琵琶麽?我現在就來彈給你聽。”

張公子點點頭,眼皮向上一挑:“哦?今天是什麽日子?你竟得空跑到這兒來?春林晚關門大吉了?不用接客麽?沒見過哪家青樓裏有你這樣沒規矩的姑娘。”

那女子冷笑:“陳公子已經幫我贖身了,你說這些話對我沒用。”

“贖身?”張公子冷哼一聲,他瘦得只剩下皮的臉上,終於顯出幾分怒氣,繃緊了十分難看:“陳長柳是什麽東西?幾百兩銀子就是他全副家當了!”

這時他身邊慣於幫腔作勢的小廝也說道:“我家少爺隨便就能拿出幾百兩給你贖身,再隨便拿出幾百兩,就讓你住大宅穿綾羅,你還不識擡舉!”

張公子用扇子止住他跟班的話,又向女子故意用眼睛上下打量她道:“不是說彈琵琶麽?彈吧!”

紅衣女子緊接著道:“叫你的人不要再去陳記布莊鬧事。”

張公子切齒道:“你有什麽根據說我的人去鬧事?”

紅衣女子氣得雙目圓瞪,這時店外又有兩個人急急跑進來,我轉頭一看,卻是那書生,身後的像也是上回一起來喝茶的人。估計那前面的就是陳長柳了。

“榴仙,你到這來幹什麽?這種人你跟他有什麽好說的?”陳長柳拉起紅衣女子的衣袖就走。

那女子被他拉得站起身來,但是腳下卻不肯動步,緊皺眉頭不說話,她的丫鬟在旁邊也不敢攔,只向陳長柳道:“姑爺,小姐也是想替你討個公道……”

“和他這種人說什麽‘公道’二字?簡直是有辱了這兩個字,何況你聽說過禽獸也懂人話?”陳長柳說話聲音不大,但是清晰有力,那張公子頓時臉色紫漲,‘砰’地一拍桌子:“你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