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低語 -1-(第2/3頁)

要是有關這些怪物的零散描述不是如此一致,人們大概也就沒有那麽不安了。但事實上,幾乎所有傳聞都有幾點共同之處:它們體形巨大,狀如螃蟹,外殼呈鮮紅色,長著許多條腿,背脊中部有一對類似蝙蝠的巨大翅膀。它們有時候用所有腿行走,有時候只用最後兩條腿行走,用其他肢體搬運用途不明的大型物體。有一次,膽大者見到一大批這種怪物,一排三個地列成明顯具備紀律性的隊伍,沿著森林中的淺溪涉水而行。也曾有人目擊一個怪物飛行,它在夜間躍下寸草不生的孤山頂峰,滿月有一瞬間勾勒出它扇動著的巨大翅膀,隨即就消失在了夜空中。

大體而言,這些生物似乎滿足於與人類互不幹擾的生活,然而有些時候,它們要為一些膽大妄為之徒的失蹤負上責任,尤其是選擇了錯誤的地點建造房屋的那些人——他們或者過於靠近某些山谷,或者在某些山峰上爬得太高。很多當地人漸漸明白不該在某些地點定居,原因早已被遺忘,那種感覺卻長久地留了下來。人們在仰望鄰近的山峰懸崖時會心悸顫抖,盡管他們根本不記得就在那些猙獰的綠色崗哨腳下,有多少定居者曾經失蹤,有多少農舍被燒成白地。

根據最早的傳說,這些生物似乎只會傷害貿然闖入它們領地的人類。而在較晚的記述中,它們會好奇地觀察人類,甚至嘗試在人類世界內建立秘密哨站。有些傳聞稱人們清晨起來,在農舍窗戶周圍發現了怪異的爪印,還有傳聞說在它們出沒區域外的地點,偶爾也會有人類離奇失蹤,甚至曾有孤身旅人在密林中的小徑或車道上,聽見以嗡嗡聲模仿人類說話的聲音向他們發出讓人驚訝的邀約。在住得離原始森林很近的人家裏,常有孩童被見到或聽到的東西嚇得魂不附體。一層一層剝絲抽繭,在距離迷信與禁忌只隔著最後一層的傳說中,你會找到一些令人震撼的故事:隱士和偏遠地區的農民在生命的某一段時期經歷了精神上的可怕變化,其他人會對他們避之不及,在暗地裏說他們將自己出賣給了奇異生物。1800年前後,在東北某縣有過一陣風潮,人們指責行為古怪且不受歡迎的隱士是可憎怪物的盟友或代理人。

至於那些怪物究竟是什麽,答案自然五花八門。它們通常被稱為“那些東西”或“古老的東西”,但各個地區在不同時期也給它們起過其他的名稱。大多數清教徒定居者直截了當地認為它們是魔鬼的奴仆,圍繞它們做出了充滿敬畏的神學推測。凱爾特傳奇的繼承者——主要是新罕布什爾的蘇格蘭與愛爾蘭人,還有他們的一些親友,這些人獲得溫特沃斯州長許可後來到佛蒙特定居——將怪物與邪惡妖精以及沼澤、丘陵中的“小人”聯系在一起,他們用世代相傳的長短咒語保護自己。印第安人對這件事情有著最離奇的解釋。盡管不同的部落擁有不同的傳說,但在某些關鍵問題上的看法卻一致得出奇:這些怪物並不是這顆星球上的居民。

其中最完整也最生動的當屬彭納庫克神話,稱有翼者來自天空中的大熊座,在群山中開礦,采集一種它們在其他星球上找不到的石塊。神話稱它們並沒有在地球上定居,只是建立了哨站,帶著開采到的大量石塊飛回北方母星。它們只傷害過於靠近或試圖窺探的地球人類。動物會避開它們,那是出於本能的厭惡,而不是害怕被獵殺。它們無法消化地球上的產物和動物,而是從母星帶來自己的食物。靠近它們不是好事,一些年輕獵人走進它們盤踞的山嶺,一去不返。聽它們在深夜森林中的低語也不是好事,那聲音就像蜜蜂企圖模仿人類說話。它們能聽懂人類的所有語言,無論是彭納庫克、休倫還是五大部落的語言都能聽懂,但似乎沒有也不需要自己的語言。它們通過頭部交流,用各種方式變幻出不同顏色,借此表達各種意思。

當然了,所有的傳奇故事,無論屬於白人還是印第安人,進入19世紀後都漸漸消亡,偶爾才會重新煥發出生機。佛蒙特人的生活方式固定了下來:他們根據某種特定的布置,確定了慣用路線和定居地點,漸漸忘記了是什麽樣的恐懼和禁忌催生了那番布置,甚至忘記了恐懼和禁忌的存在。絕大多數人只知道某些山區被公認為高度危險和有害無益,居住在那裏會引來厄運,總而言之就是離那種地方越遠越好。風俗習慣和經濟利益的傳統在已經建成的定居地點越發深入人心,人們不再有理由越過邊界。怪物出沒的山林之所以遭到棄置,更多是出於偶然而非蓄意。除了罕有的區域性恐慌時期,只有熱愛奇聞的老祖母和懷念過往的耄耋老者會悄聲說起那些山區居住的怪物。但就連這些老人也承認,不需要害怕那些怪物,因為它們已經習慣了房屋和定居點的存在,而人類也絕對不會去侵擾它們選定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