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冊 第二十八章 爭雄鬥死繡頸斷(第5/5頁)

“要顧全大局。”諸葛春有點急躁地說。諸葛家的統一大業就在眼前,你還在這裏嘰歪個人利益。

“我顧大局誰顧我啊?”秦宜似乎意識到這樣也不好,垂頭停頓一下,復說道,“反正我是必須要跟著的。”

“只要進得了藏筆洞,你就跟著我們好了。”諸葛春如釋重負,這種小要求太容易了。秦宜湊到二柱子耳邊,指了指諸葛四人,又指了指自己鼓鼓囊囊的褲袋,二柱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原來韋家的藏筆洞,與內莊的相對位置是不固定的,按照時辰與月份的不同,通往藏筆洞的巷子也不同。韋家的人,都家傳了一套歌謠,歌謠裏包含了如何計算日期的方式。只要會背這歌謠,就可以推算出哪年哪月是哪條巷子通往藏筆洞。

二柱子在前面走,秦宜和諸葛兄弟四人在後面跟著。諸葛冬掏出手機,想要通知其他人,卻被秦宜攔住了:“先別告訴其他人,萬一這小子故意說錯位置,豈不丟臉?等確定了藏筆洞的位置,再說不遲。”

她的理由冠冕堂皇,但諸葛春卻聽懂了潛台詞:“何必讓別人搶去頭功?咱們拿走就是了。”諸葛春眯起眼睛,對這個利欲熏心的女人有些不以為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秦宜嬌笑道:“憑初唐四傑聯手,難道還有害怕的人嗎?”諸葛春哈哈大笑,終於說道:“好吧,真是輸給你了,就依你的意思。”於是他們五個押著二柱子,走入青箱巷。

這條巷子又深又窄,岔路極多。這六個人走得越深,四周就越發靜謐,遠處嘈雜的喊殺聲逐漸變小,到最後幾不可聞。不知何時,有淡淡的霧靄飄蕩在四周。諸葛秋最先耐不住性子嚷嚷道:“我們是被騙了吧,這哪裏是藏筆洞?分明是帶著我們兜圈子啊!”他用手在二柱子後頸比畫了一下,意思是得懲罰一下這小子,秦宜卻瞪著他:“這是我的俘虜,你不要越俎代庖。”諸葛秋怒道:“你這臭八婆,我們帶你來,已經給你面子,少得寸進尺!”

兩人正要開吵,二柱子忽然停下腳步說:“到了。”諸葛兄弟和秦宜都松了一口氣,一起望去。

巷子的盡頭,是一片開闊地,三面皆是高逾數十米的石壁,壁上崖下種的全是郁郁蔥蔥的翠竹。正對著青箱巷口的是一片巖層呈赤灰色的峭壁,峭壁半空懸著一個半月形的洞窟,兩扇墨色木門虛掩。洞口兩側是一副楹聯:印授中書令,爵膺管城侯。洞眉處有五個蒼勁有力的赤色大篆:

韋氏藏筆閣。

“這兒就是韋家藏筆洞?”諸葛秋大喜,正欲邁步向前,忽然發現洞腳處的小平台上,早已有幾個人等候多時。

羅中夏、顏政,還有韋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