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人在旅途(上)(第3/3頁)

經過山頭的一處經幡,他停了下來,一是為了休息一下,在這風雪裏救羊兒,稍不注意,自己也很容易被雪迷了眼,找不到回家的路。另一個原因,他要表示自己的尊敬。

“索索!”

藏民對著經幡喊了兩聲,態度極為虔誠恭敬。

然後他輕輕摸摸已經漸漸不會掙紮的小羊兒,喘了兩口粗氣,又開始往山下走去,在雪地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腳印。

……

……

山下有一處湖,湖旁的雪化的比別處快些,看來湖心深處有溫泉。

湖畔還留著些稀稀拉拉的黃草,有十幾頂帳篷搭在那兒,帳篷的中心是縣裏去年新搭的牧區定居點,是一個土木結構的小平房,雖然簡陋,但比帳篷的抗風性還是要好很多。

那位藏民走進一間帳篷,掀開簾子鉆了進去,內裏的火爐燃著,熱氣撲面而來,讓這位敢在雪地裏趕路的漢子也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納木,說過不準你出去!”

帳篷裏一個中年藏族婦女大聲說著話。

納木笑了笑,抱著那只孱弱的小羊羔坐到毛片子上。

那位藏族婦女連聲說了幾句什麽,把小羊兒接了過來,一臉慈悲。

雪下的越來越大,不知道何時才能停歇。

“說不定,這會是今年第一次雪災。”

納木掀開帳篷厚重毛簾的一角,眯著眼,看著滿天的暴雪,憂心忡忡。

他是日喀則的貧困學生,從小一直在牧區生活,後來去了省城大學的民族學院讀書。在民院讀書花不了什麽錢,國家的政策也有相關補貼,但省城離西藏太遠,離牧區更遠,路上花費太大,所以在大學裏差不多三年的時間,他一直沒有回過家鄉,也沒可能回來。

但今年他遇見了貴人,一個月前,民院的領導便把他們十二個藏族學生集中在了一塊兒,說是社會上有人捐款,讓他們能有回家的機會。

雖然這次回家的假期,恰恰好錯過了藏歷新年,略微有些不盡如人意。

但納木仍然很感激,很感激那個叫做鵬飛工貿的公司。